“殘燭照屏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殘燭照屏風”全詩
初旬長少月,半夜忽來鴻。
舊集三年久,清吟四坐同。
城樓殺更點,聲在雨聲中。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會宿趙紫芝宅》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會宿趙紫芝宅》是宋代徐照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描繪了作者在趙紫芝的宅邸中的夜晚經歷。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殘燭照屏風,高堂暑氣空。
夜晚的殘燭照亮了屏風,高堂中彌漫著悶熱的空氣。
初旬長少月,半夜忽來鴻。
月初時,明亮的月亮漸漸消逝,半夜時分突然傳來鴻雁的鳴叫聲。
舊集三年久,清吟四坐同。
舊時的詩集已經有三年未曾相聚,此刻在清吟聲中四人同坐一起。
城樓殺更點,聲在雨聲中。
城樓上敲擊更鼓的聲音傳來,聲音混雜在雨聲之中。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具體的場景和聲音,表達了作者在夜晚的趙紫芝宅中的感受和思緒。作者在高堂中感受到悶熱的氣氛,夜晚的殘燭映照在屏風上,增添了一種幽暗的氛圍。月亮已經進入月初的階段,逐漸消逝,但在半夜時分,鴻雁的鳴叫聲突然響起,給人以驚喜和凄迷之感。詩人與三年未見的舊友們相聚,共同吟誦舊時的詩集,抒發各自的情懷。而城樓上更鼓的敲擊聲,混雜在雨聲中,給整個夜晚增添了一份寂寥和凄涼的氛圍。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描寫細膩的情景和聲音,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對夜晚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境況的描繪,詩詞喚起了讀者對夜晚的感受和對生命的思考。
“殘燭照屏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ì sù zhào zǐ zhī zhái
會宿趙紫芝宅
cán zhú zhào píng fēng, gāo táng shǔ qì kōng.
殘燭照屏風,高堂暑氣空。
chū xún zhǎng shǎo yuè, bàn yè hū lái hóng.
初旬長少月,半夜忽來鴻。
jiù jí sān nián jiǔ, qīng yín sì zuò tóng.
舊集三年久,清吟四坐同。
chéng lóu shā gèng diǎn, shēng zài yǔ shēng zhōng.
城樓殺更點,聲在雨聲中。
“殘燭照屏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