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暇行隨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公暇行隨鶴”全詩
水程趨闕近,豐歲得民安。
公暇行隨鶴,宵寒臥聽灘。
千峰臨舊榭,曾約野人看。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送陳郎中知嚴州》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陳郎中知嚴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徐照。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陳郎中赴任嚴州的送別之情,描繪了嚴州的自然景色和治安繁榮的景象,以及作者與陳郎中的友誼。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陳郎中知嚴州,
他日光陰如箭流。
嚴州水程趨闕近,
豐年豐收民安寧。
郎中閑暇隨鶴游,
寒夜臥聽灘水流。
千峰臨水舊榭畔,
曾共野人約翰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陳郎中離開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他的送別之情。詩中的"嚴州"是指陳郎中的任所地方,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社會狀況,展示了嚴州的美麗和繁榮。
詩的開頭以送別為主題,表達了光陰如箭的感慨。接著,詩人描繪了嚴州的水程趨近皇宮,這暗示著嚴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豐富的資源。豐收的景象和民眾的安定是治安繁榮的象征,也是陳郎中赴任的目標。作者用"豐年豐收民安寧"來形容嚴州的狀況,抒發了對陳郎中在嚴州任職的期望和祝福。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陳郎中閑暇時隨鶴游玩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羨慕和祝愿。作者在寒冷的夜晚躺臥聽灘水流的畫面,傳遞了對陳郎中在嚴州的生活的向往。這種對自然的傾訴和對友誼的思念,增添了詩詞的情感色彩。
最后,詩人提到了千峰臨水的舊榭,這里是作者與陳郎中曾經約定過一起游覽的地方。這句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未來再次相聚的期盼。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友誼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陳郎中的送別之情、對嚴州的美好祝愿以及對友誼的珍視。同時,也勾勒出了嚴州的繁榮景象和令人向往的生活氛圍。
“公暇行隨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én láng zhōng zhī yán zhōu
送陳郎中知嚴州
qù zuò yán guāng jùn, qián wèi liè sù guān.
去作嚴光郡,前為列宿官。
shuǐ chéng qū quē jìn, fēng suì dé mín ān.
水程趨闕近,豐歲得民安。
gōng xiá xíng suí hè, xiāo hán wò tīng tān.
公暇行隨鶴,宵寒臥聽灘。
qiān fēng lín jiù xiè, céng yuē yě rén kàn.
千峰臨舊榭,曾約野人看。
“公暇行隨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