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深見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流深見底”全詩
謫宦休嗟命,鄉人為讀書。
文章傳海裔,屋室在州圖。
儒者凡經此,須來看所居。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題愚溪堂》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愚溪堂》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愚溪堂的景色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和人文精神的思考和贊美。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流深見底,不是此溪愚。
這里的溪水流深,清澈見底,這并不是因為這條溪流愚笨無知。
謫宦休嗟命,鄉人為讀書。
離開官位的困擾,不再為命運的不公而嘆息,鄉親們專心致志地讀書求知。
文章傳海裔,屋室在州圖。
他們的文章傳播到海外,流傳后代,他們的居所在地圖上被標注出來。
儒者凡經此,須來看所居。
儒者們經過這里時,一定要來看看這里的居住環境。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愚溪堂的水流清澈見底,表達了作者對這片自然景觀的贊美。作者以水作為比喻,寓意愚溪堂的人不僅在外表上不愚昧,更重要的是他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詩中提到的謫宦休嗟命,表達了作者對離開塵世之苦的向往,以及對鄉親們專心讀書的贊賞。文章傳海裔的描述,突顯了他們的學問傳承到了后代,對社會有著深遠的影響。最后,作者呼吁儒者們經過這里時,要來看看這里的居住環境,體驗這種文化氛圍。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愚溪堂的景色和人文精神的贊美,展現出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入思考和感悟。通過水流見底的描繪和對文化傳承的展示,詩詞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崇尚知識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水流深見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yú xī táng
題愚溪堂
shuǐ liú shēn jiàn dǐ, bú shì cǐ xī yú.
水流深見底,不是此溪愚。
zhé huàn xiū jiē mìng, xiāng rén wéi dú shū.
謫宦休嗟命,鄉人為讀書。
wén zhāng chuán hǎi yì, wū shì zài zhōu tú.
文章傳海裔,屋室在州圖。
rú zhě fán jīng cǐ, xū lái kàn suǒ jū.
儒者凡經此,須來看所居。
“水流深見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