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吟憶遠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同吟憶遠僧”全詩
廢寢看遲月,同吟憶遠僧,過旬河復見,無雨露多凝。
得句爭書寫,蛾飛撲滅燈。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同趙紫芝宿翁靈舒所居》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趙紫芝宿翁靈舒所居》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期欣會面,如即失炎蒸。
廢寢看遲月,同吟憶遠僧。
過旬河復見,無雨露多凝。
得句爭書寫,蛾飛撲滅燈。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趙紫芝在翁靈舒的住所相會的情景。詩人感到意外的喜悅,好像一瞬間逃離了悶熱的夏天。他放棄了睡眠,凝視著月亮的遲遲升起,與趙紫芝一同吟誦,回憶起遠方的僧人。過了十天,他又經過旬河再次相見,但天空沒有下雨,只有多露凝結在一起。他們競相記錄那些美妙的句子,而蛾子飛過來撞滅了燈火。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與趙紫芝的相聚與別離。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對詩歌的熱愛。
首句“不期欣會面,如即失炎蒸”,通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與趙紫芝的相遇之喜。他們的相聚就像一瞬間逃離了炎熱的夏天,使得他們感到愉悅和驚喜。
接下來的兩句“廢寢看遲月,同吟憶遠僧”,通過描寫作者舍棄睡眠而凝視月亮的情景,展示了他對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對詩歌的熱愛。他與趙紫芝一同吟誦,回憶起遠方的僧人,展現了他們對文學和禪意的共同追求。
第四句“過旬河復見,無雨露多凝”,通過描繪景物,表達了作者對天氣的觀察。他們在十天后的再次相聚,天空沒有下雨,只有多露凝結在一起,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生活的變化。
最后兩句“得句爭書寫,蛾飛撲滅燈”,通過對比表達了作者們對于美妙句子的珍視和追求。他們競相記錄那些美妙的句子,而蛾子飛過來撞滅了燈火,暗示了詩人創作的脆弱和不易。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情,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傳遞了對于美好時刻的珍視和對生活的思考。
“同吟憶遠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zhào zǐ zhī sù wēng líng shū suǒ jū
同趙紫芝宿翁靈舒所居
bù qī xīn huì miàn, rú jí shī yán zhēng.
不期欣會面,如即失炎蒸。
fèi qǐn kàn chí yuè, tóng yín yì yuǎn sēng,
廢寢看遲月,同吟憶遠僧,
guò xún hé fù jiàn, wú yǔ lù duō níng.
過旬河復見,無雨露多凝。
dé jù zhēng shū xiě, é fēi pū miè dēng.
得句爭書寫,蛾飛撲滅燈。
“同吟憶遠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