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門無羆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侯門無羆虎”全詩
主人畏客來,有甚虎與羆。
彼此情不安,逢迎反憂悲。
我愛由上翁,面有無求姿。
不怨春作苦,聯以歲晚期。
藜藿如羊棗,豆粟兼晨炊。
西風作霜晴,曉寒起呼兒。
大兒收橡實,小兒拾松枝。
無墳當自求,勿用他人為。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畏虎》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畏虎》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主人對客人的畏懼和擔憂之情,同時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獨立追求。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一種寓言的方式表達了主人對客人的畏懼和不安。主人所處的侯門之中沒有真正的虎和羆(一種豹子),然而,即使面對客人的到來,主人也感到膽怯和憂慮,仿佛真有虎和羆在跳躍威脅。這種情緒的交流使彼此都感到不安和悲傷。然而,作者自己卻不同,他欣賞自然之美,面對世事從容不迫,不追求外在的華麗和功名。他不抱怨春天的艱辛,而是將歲月的晚期與之相聯系。作者通過描繪農村的田園景象,展現了樸素而美好的生活。
賞析:
《畏虎》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主人對客人的畏懼和對自然的熱愛。通過虎和羆的意象,詩中展示了人們在面對未知和陌生時的心理狀態。主人的擔憂和不安反映了人們在面對陌生環境和人際關系時常常產生的焦慮和緊張。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者的態度,他不追求功名富貴,而是享受田園生活的寧靜和自由。詩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如藜藿、羊棗、豆粟,以及西風作霜晴、曉寒起呼兒等細膩的描寫,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感覺。作者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自己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獨立自主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對主人和作者不同態度的對比,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內心的不安。同時,詩中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贊美,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詞在簡潔明快的語言中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心態,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受。
“侯門無羆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hǔ
畏虎
hóu mén wú pí hǔ, jìn zhě hé zī jū.
侯門無羆虎,進者何趑趄。
zhǔ rén wèi kè lái, yǒu shèn hǔ yǔ pí.
主人畏客來,有甚虎與羆。
bǐ cǐ qíng bù ān, féng yíng fǎn yōu bēi.
彼此情不安,逢迎反憂悲。
wǒ ài yóu shàng wēng, miàn yǒu wú qiú zī.
我愛由上翁,面有無求姿。
bù yuàn chūn zuò kǔ, lián yǐ suì wǎn qī.
不怨春作苦,聯以歲晚期。
lí huò rú yáng zǎo, dòu sù jiān chén chuī.
藜藿如羊棗,豆粟兼晨炊。
xī fēng zuò shuāng qíng, xiǎo hán qǐ hū ér.
西風作霜晴,曉寒起呼兒。
dà ér shōu xiàng shí, xiǎo ér shí sōng zhī.
大兒收橡實,小兒拾松枝。
wú fén dāng zì qiú, wù yòng tā rén wéi.
無墳當自求,勿用他人為。
“侯門無羆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