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老失棲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老失棲依”全詩
公余長對坐,路遠未容歸。
橘井嘗甘冷,蘭亭辨是非。
誰憐窮賈島,臨老失棲依。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哭翁誠之》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翁誠之》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尚的品德像你這樣的人很少見,我思量著你為我而流下的淚滴灑在了你的衣袖上。公務繁忙,我們長時間地坐在一起,但你的歸期卻遙遙無期。我品嘗著苦澀的橘井水,我們在蘭亭里辯論是非。誰會憐憫賈島這個貧窮的詩人,當他年老時失去了棲身之所。
詩意和賞析:
《哭翁誠之》表達了對翁誠之的深深懷念和感慨之情。詩中描述了翁誠之高尚的品德和他為作者而流下的淚水,這種高尚的情操在當時是非常寶貴的。詩人思念翁誠之的心情深沉而真摯,他們曾經在一起長時間地坐著,但翁誠之的離去卻使得歸期遙遙無期,讓詩人倍感孤獨和無助。
詩中提到的橘井和蘭亭都是充滿了詩意的地方。橘井象征著貧困而冷淡的生活,詩人品嘗著其中的甘冷,暗示了他面對困境時的堅韌和執著。蘭亭則代表了文人雅士的聚會之地,這里是他們辯論文學和人生是非的場所。詩人通過描述這兩個地方,突出了自己和翁誠之的身份和境遇。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賈島的同情和惋惜。賈島是一個貧窮的詩人,年老之時卻失去了安身之所。這種對賈島的憐憫,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己和翁誠之的一種擔憂和憂慮。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翁誠之及其高尚品德的懷念,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身處境和詩人賈島的深深憂慮之情。通過描繪橘井和蘭亭這兩個象征性的場所,詩人巧妙地展示了自己和翁誠之的身份和遭遇,使得這首詩詞充滿了情感和思考。
“臨老失棲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wēng chéng zhī
哭翁誠之
gāo yì shì jūn xī, sī liang lèi dī yī.
高義似君稀,思量淚滴衣。
gōng yú zhǎng duì zuò, lù yuǎn wèi róng guī.
公余長對坐,路遠未容歸。
jú jǐng cháng gān lěng, lán tíng biàn shì fēi.
橘井嘗甘冷,蘭亭辨是非。
shuí lián qióng jiǎ dǎo, lín lǎo shī qī yī.
誰憐窮賈島,臨老失棲依。
“臨老失棲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