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空入水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根空入水波”全詩
枝脆經霜氣,根空入水波。
寒棲江鷺早,暗出野螢多。
廢苑荒堤外,人嗟舊跡過。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衰柳》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衰柳》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衰柳》的中文譯文:
風吹過后沒有一片葉子,不再呈現翠綠色的窠巢。
枝條變得脆弱,經受霜凍的氣息,
根部孤零零地沉入水波之中。
寒冷的江邊是白鷺的棲息地,
暗暗閃爍著野螢的身影。
荒廢的皇家園林堤岸之外,
人們嘆息著過去的痕跡。
《衰柳》的詩意和賞析:
《衰柳》描繪了一幅凄涼的景象,通過對柳樹的描寫,表現了時光流轉和歲月更迭帶來的變化和衰敗。詩中的柳樹已經失去了生機,枯枝敗葉,再也沒有了昔日的翠綠和茂盛。風吹過,柳樹荒涼的景象展現在眼前,給人一種寂寥和凄涼之感。
詩中以柳樹為象征,表達了人事易逝、興衰無常的主題。柳樹原本柔嫩而繁茂,但經歷了寒冬的冰霜,變得脆弱而枯槁。柳樹的根部沉入水波之中,暗示著它的生命力在消逝。江邊的白鷺和野螢則象征著寒冷和黑暗,進一步強調了環境的荒涼和蕭瑟。
詩的最后兩句瞻仰廢棄的皇家園林和人們對過去舊時光的感慨,突顯了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的更迭。廢苑和荒堤之外的景象,讓人感嘆光陰荏苒,曾經輝煌的過去已經一去不返,留下的只有凄涼和回憶。
《衰柳》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事變遷,通過對柳樹的描繪,寄托了作者對光陰流逝、人生無常和歲月凋零的感慨。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抒發的情感,使人們產生共鳴,引發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
“根空入水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i liǔ
衰柳
fēng chuī wú yī yè, bù fù cuì chéng kē.
風吹無一葉,不復翠成窠。
zhī cuì jīng shuāng qì, gēn kōng rù shuǐ bō.
枝脆經霜氣,根空入水波。
hán qī jiāng lù zǎo, àn chū yě yíng duō.
寒棲江鷺早,暗出野螢多。
fèi yuàn huāng dī wài, rén jiē jiù jī guò.
廢苑荒堤外,人嗟舊跡過。
“根空入水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