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涸石苔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溪涸石苔腥”全詩
年豐山米賤,溪涸石苔腥。
一月無新句,千岑役瘦形。
人家今畏虎,未晚戶先扃。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白下》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白下》
中文譯文:
白下嚴州近,崎嶇昔未經。
年豐山米賤,溪涸石苔腥。
一月無新句,千岑役瘦形。
人家今畏虎,未晚戶先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身處白下嚴州的景象和內心感受。白下是一個靠近嚴州的地方,曾經沒有經歷過坎坷和艱辛。然而,現在的年景豐收,山上的米卻十分廉價,河流枯竭,石頭上長滿了苔蘚,充滿了腥味。在這樣的環境下,作者卻一個月都沒有寫出新的句子,長期的辛勞使他形容憔悴。現在的人們對于虎的威脅感到害怕,早早地關上了家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貧困艱難的鄉村景象,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困惑和無奈。通過對自然環境和人情世故的描繪,詩中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憂愁和對現實困境的思考。詩人通過對物象的抒發,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觸動和對人們心態的思考。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情感,給讀者以深思。
這首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形象,通過對大自然的描繪,凸顯了貧困和艱難的現實。米賤、溪涸、石苔腥味等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大自然的荒涼和人們的困頓。詩中的句子長短不一,呈現了作者內心的起伏和思緒的紛繁。整首詩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鳴,引發讀者對生活的思考。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句,但通過簡練而凝練的表達,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現實的思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貧困和艱難的深刻觸動,思考現實中的困境和人們的心態。這種對現實的反思和對人生的思考,使得這首詩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值得我們深入品味和思考。
“溪涸石苔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xià
白下
bái xià yán zhōu jìn, qí qū xī wèi jīng.
白下嚴州近,崎嶇昔未經。
nián fēng shān mǐ jiàn, xī hé shí tái xīng.
年豐山米賤,溪涸石苔腥。
yī yuè wú xīn jù, qiān cén yì shòu xíng.
一月無新句,千岑役瘦形。
rén jiā jīn wèi hǔ, wèi wǎn hù xiān jiōng.
人家今畏虎,未晚戶先扃。
“溪涸石苔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