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斜鐘阜煙凝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斜鐘阜煙凝碧”全詩
日斜鐘阜煙凝碧,霜落秦淮水漫流。
人似仲宣思故國,詩如杜老到夔州。
十年前作金隨夢,重撫闌干說舊游。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青溪閣》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青溪閣》是一首宋代徐照的詩詞。在這首詩中,徐照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對故國的思念和對舊時游歷的回憶。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溪閣,高樓聳立在一片青山翠水之間。秋天到處可見葉子從樹林中脫落,壯懷易感,作者更上樓臺。太陽西斜,鐘山上的煙霧凝結成碧色,秦淮河上的水面布滿了霜。人們的心情宛如仲宣思念故國,詩篇則像杜老般傳到夔州。十年前曾作《金隨夢》,此刻再次撫摩著欄桿,述說著舊時的游歷。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現象,表達了徐照對故國的思念之情。葉落梧桐處處秋,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歲月更迭的感嘆。壯懷易感,更登樓,表現了作者的情緒起伏和對景色的情感共鳴。日斜鐘阜煙凝碧,霜落秦淮水漫流,通過描繪山上的煙霧和河水上的霜,增強了秋天的氛圍和景色的凄美。
詩中提到的仲宣和杜老,分別指的是古代文人仲宣和杜甫。作者將自己的思念之情與仲宣和杜甫相比,展現了對故國的深深思念。詩如杜老到夔州,表明作者的詩歌才華與杜甫相媲美,也暗示了作者對杜甫的景仰和學習。
最后兩句詩,十年前作金隨夢,重撫闌干說舊游,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旅途的回憶和追憶。金隨夢可能指的是作者在旅途中的一首詩,作者在此刻再次撫摩著欄桿,述說著舊時的游歷,回憶起過去的經歷和感受。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景和自然現象,抒發了作者對故國的思念之情,展現了作者對仲宣和杜甫的景仰,以及對舊時游歷的回憶和追憶。通過這些描寫和情感表達,詩詞呈現出一種凄美的意境,引發讀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
“日斜鐘阜煙凝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xī gé
青溪閣
yè tuō lín shāo chǔ chù qiū, zhuàng huái yì gǎn gèng dēng lóu.
葉脫林梢處處秋,壯懷易感更登樓。
rì xié zhōng fù yān níng bì, shuāng luò qín huái shuǐ màn liú.
日斜鐘阜煙凝碧,霜落秦淮水漫流。
rén shì zhòng xuān sī gù guó, shī rú dù lǎo dào kuí zhōu.
人似仲宣思故國,詩如杜老到夔州。
shí nián qián zuò jīn suí mèng, zhòng fǔ lán gān shuō jiù yóu.
十年前作金隨夢,重撫闌干說舊游。
“日斜鐘阜煙凝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