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如火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城中如火熱”全詩
潮侵坐禪石,雨潤讀經香。
古硯傳人遠,新篁遠塔長。
城中如火熱,此地獨清涼。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贈江心寺欽上人》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江心寺欽上人》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客人到訪,啟開深宅的幽戶,
踏著竹編的鞋子走過曲折的廊道。
漲潮侵襲著坐禪的石頭,
雨水滋潤著讀經時的香煙。
古老的硯臺傳承了前人的智慧,
新生的竹林高塔屹立不倒。
城市中充滿了喧囂和熱鬧,
而這個地方卻獨享寧靜和涼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僻靜的江心寺,以及在這個寺廟中的人物和景象。詩人通過描寫客人到訪這個寺廟的場景,展示了寺院的幽靜和寧靜之處。幽深的戶門和曲折的廊道給人一種神秘感和探索的欲望。詩中的筍鞋和竹林塔表現了寺廟的清新和素雅之美。
詩人通過描述潮水侵襲坐禪石和雨水滋潤讀經香的圖景,傳達了寺廟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這種自然景觀與人文精神的結合,體現了佛教文化中追求心靈寧靜和智慧的主題。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對硯臺和竹林塔的描繪,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對新生事物的贊美。古硯傳人遠,新篁遠塔長,展現了歷史傳統與時代發展的延續。
最后兩句“城中如火熱,此地獨清涼”,通過對比描述了城市喧囂與寺廟清涼的對立,強調了寺廟作為心靈棲息之所的特殊價值。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江心寺的景色和氛圍,表達了對清凈、寧靜和智慧的向往,同時展現了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之美。
“城中如火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jiāng xīn sì qīn shàng rén
贈江心寺欽上人
kè zhì qǐ yōu hù, sǔn xié tíng qū láng.
客至啟幽戶,筍鞋霆曲廊。
cháo qīn zuò chán shí, yǔ rùn dú jīng xiāng.
潮侵坐禪石,雨潤讀經香。
gǔ yàn chuán rén yuǎn, xīn huáng yuǎn tǎ zhǎng.
古硯傳人遠,新篁遠塔長。
chéng zhōng rú huǒ rè, cǐ dì dú qīng liáng.
城中如火熱,此地獨清涼。
“城中如火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