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作寺中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作寺中僧”全詩
風流如未泯,應作寺中僧。
分類:
《至荊公墓》周文璞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至荊公墓》是宋代詩人周文璞的作品。詩詞描寫了一個守法的前丞相和文采出眾的陸左丞,他們的風采和才華并未消逝,而是轉為在寺中成為僧人。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守法曾丞相,
能文陸左丞。
風流如未泯,
應作寺中僧。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曾經擔任丞相的人守法嚴明,另一個人則是才華出眾的陸左丞。盡管他們在世間的風采可能已經消逝,但他們的風度和才華卻依然存在,只是轉化為了在寺廟中修行的僧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兩位杰出人物的描寫,表達了他們在世間的風采和才華并未消逝,而是在另一個形態中延續下去。詩中提到的"守法曾丞相"和"能文陸左丞"是兩位在世間非常有名望的人物,他們的風采和才華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詩人通過運用"風流如未泯"一句,表達了這兩位人物的魅力和才華并未因歲月流逝而消失。他們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養轉化為了修行僧人,繼續在寺廟中發揚光大。這種轉變不僅突顯了他們的高尚品質,也傳遞了一種人生觀和價值觀,即無論是在世間還是在寺廟中,人們都應該保持崇高的品德和追求精神的力量。
整首詩簡潔明了,意境深遠,通過對兩位人物的對比,展現了他們的價值和境遇的變化,傳遞了一種深遠的人生哲理。同時,詩人運用了寓象的手法,將兩位杰出人物的轉變與修行僧人的形象相聯系,使得整首詩更具意境和哲理性。這種寓意的轉換給予讀者一種啟示,即人的價值并不取決于外在的地位和榮譽,而是取決于內心的修養和人格的塑造。
“應作寺中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ì jīng gōng mù
至荊公墓
shǒu fǎ céng chéng xiàng, néng wén lù zuǒ chéng.
守法曾丞相,能文陸左丞。
fēng liú rú wèi mǐn, yīng zuò sì zhōng sēng.
風流如未泯,應作寺中僧。
“應作寺中僧”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