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應無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古應無恨”全詩
要令參溟涬,端合罷飛騰。
白草傷麟野,蒼山下馬陵。
有兒持手澤,淚落照書燈。
分類:
《挽正字南仲四首》周文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正字南仲四首》是宋代周文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千古應無恨,
諸公竟不能。
要令參溟涬,
端合罷飛騰。
白草傷麟野,
蒼山下馬陵。
有兒持手澤,
淚落照書燈。
譯文:
千古來,應該沒有什么遺憾,
但是眾多賢達們卻不能如此。
希望能夠參透大海的奧秘,
端正自身,停止虛華的翱翔。
白色的草地傷害了美麗的麋鹿,
蒼茫的山下是馬陵的陵墓。
有個孩子手持著澤袖,
淚水滴落在照明書燈之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和人事的思考和反思。詩的開頭表達了對歷史長河中沒有遺憾的期望,但隨后點出了眾多賢達們未能實現這一點,暗示著時代的不足。接下來,作者呼吁要探尋大海的奧秘,意在引發人們端正自身,停止虛華的追逐,以求真正的飛騰。這里的“參溟涬”象征著挑戰未知領域的追求和探索。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一幅景象,白色的草地上麋鹿受傷,蒼茫的山下是馬陵的陵墓。這里通過描繪自然景觀,暗示了時代的動蕩和人事的變遷,可能也暗指了政治權力的腐敗和社會的不安。
最后兩句,作者通過提及一個孩子手持澤袖,淚水滴落在照明書燈之上,傳達出對于未來的關切和對于下一代的期望。這里的“手持澤袖”可能指代孩子們在困境中仍然懷有一顆善良和有為的心,而“淚水滴落在照明書燈之上”則表達了作者對于這種純真和努力的感動。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對于真正價值的追求。通過對歷史、自然和人情的描繪,表達出對于時代的不滿和對于未來的期望,呼喚人們端正自身,追求真正的飛騰。
“千古應無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zhèng zì nán zhòng sì shǒu
挽正字南仲四首
qiān gǔ yīng wú hèn, zhū gōng jìng bù néng.
千古應無恨,諸公竟不能。
yào lìng cān míng xìng, duān hé bà fēi téng.
要令參溟涬,端合罷飛騰。
bái cǎo shāng lín yě, cāng shān xià mǎ líng.
白草傷麟野,蒼山下馬陵。
yǒu ér chí shǒu zé, lèi luò zhào shū dēng.
有兒持手澤,淚落照書燈。
“千古應無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