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慢欣知不入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懶慢欣知不入時”全詩
艱虞敢自求安宅,懶慢欣知不入時。
王粲登樓初有賦,杜陵屏跡可無詩。
邊聲又逐秋風輕,誰有良籌動玉墀。
分類:
《移居北新橋彥質惠詩和答》程公許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移居北新橋彥質惠詩和答
繡段輕投報苦遲,
隔關那復共襟期。
艱虞敢自求安宅,
懶慢欣知不入時。
王粲登樓初有賦,
杜陵屏跡可無詩。
邊聲又逐秋風輕,
誰有良籌動玉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程公許所作,題為《移居北新橋彥質惠詩和答》。詩人以夫妻之間的離別和思念為主題,表達了對困難和艱辛的勇敢追求,以及對時光流轉的無奈感嘆。
詩的開篇,詩人通過繡段輕投的意象,表達了離別之苦和期盼的遲延,暗示了離別之情的痛苦和難以割舍的思念之情。然而,他們相隔千里,隔著重重關隘,彼此的思念卻依然如一,共同期待重逢的時刻。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敢于追求幸福和安寧的決心,盡管面臨困境和艱難,但他仍然敢于爭取自己的安居之地。然而,他也承認自己的懶散和遲疑,明白自己的行動已經與時代脫節。這里的"安宅"既有物質居所的含義,也可以理解為內心的寧靜和安定。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談及了王粲和杜陵這兩位文人。王粲是指南朝文學家王粲,他登樓作賦,顯示出自己的才華和志向;而杜陵則是指杜甫,他卻選擇了隱居并不再寫詩。通過這兩位文人的對比,詩人暗示了自己對文學追求的矛盾心態,他既希望有作品流傳后世,又感到自己的才華未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最后兩句,詩人描繪了邊境的聲音隨著秋風飄蕩,意味著戰火不斷,邊疆的局勢動蕩不安。他思索著如何在這樣的時局下,找到一條通向權貴之地的良策,以期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整首詩以離別和思念為線索,渲染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同時也揭示了對美好生活和成就的向往。詩人通過對個人命運和時代變遷的反思,表達了對困境和挫折的勇敢面對和追求,展現了對自我境遇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懶慢欣知不入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 jū běi xīn qiáo yàn zhì huì shī hé dá
移居北新橋彥質惠詩和答
xiù duàn qīng tóu bào kǔ chí, gé guān nà fù gòng jīn qī.
繡段輕投報苦遲,隔關那復共襟期。
jiān yú gǎn zì qiú ān zhái, lǎn màn xīn zhī bù rù shí.
艱虞敢自求安宅,懶慢欣知不入時。
wáng càn dēng lóu chū yǒu fù, dù líng píng jī kě wú shī.
王粲登樓初有賦,杜陵屏跡可無詩。
biān shēng yòu zhú qiū fēng qīng, shuí yǒu liáng chóu dòng yù chí.
邊聲又逐秋風輕,誰有良籌動玉墀。
“懶慢欣知不入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