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似穿巖晌玉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似穿巖晌玉琴”全詩
試教通閘喧雷鼓,何似穿巖晌玉琴。
默坐自能醒渴夢,微吟時與和清音。
專城大似專丘壑,不待山行記蔚深。
分類:
《避暑鏘璆亭》程公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避暑鏘璆亭》是宋代程公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避暑鏘璆亭,
老怯新秋暑郁蒸。
晚風水檻一披襟,
試教通閘喧雷鼓,
何似穿巖晌玉琴。
默坐自能醒渴夢,
微吟時與和清音。
專城大似專丘壑,
不待山行記蔚深。
詩意:
《避暑鏘璆亭》描述了一個人在夏日的午后,為了避開炎熱的天氣而到鏘璆亭避暑。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新秋時節暑氣仍然沉郁蒸騰的感受,同時描繪了晚風吹過水檻時的涼爽感受。作者試圖通過通閘的喧嘩聲和雷鼓的聲音來形容一種嘈雜的氛圍,與穿巖的聲音相比,這種喧鬧是多么的不如玉琴的幽雅。在這個環境中,作者靜靜地坐著,思維漸漸清醒,同時微微吟唱,與清音相和。整首詩以避暑亭為背景,通過對環境和個人心境的描繪,表達了一種清涼、寧靜的意境。
賞析:
《避暑鏘璆亭》運用了對比和景物描寫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意境。詩中通過對炎熱的暑氣和晚風的對比,展示了在悶熱的夏日里尋求涼爽的愿望。通過對通閘喧嘩和雷鼓聲與穿巖和玉琴聲的對比,揭示了作者追求寧靜、幽雅的心境。最后,通過默坐和微吟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在清涼的環境中慢慢醒悟,與自然和諧共鳴的狀態。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比,展示了作者對環境和情感的感知。通過與自然的互動,作者達到了心靈的寧靜和平靜。《避暑鏘璆亭》通過對細節的把握和情感的描繪,使讀者在閱讀中體驗到了一種清涼、寧靜的感受,同時也啟發人們對于生活中的繁雜喧囂,尋求內心寧靜和真實的思考。
“何似穿巖晌玉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shǔ qiāng qiú tíng
避暑鏘璆亭
lǎo qiè xīn qiū shǔ yù zhēng, wǎn fēng shuǐ kǎn yī pī jīn.
老怯新秋暑郁蒸,晚風水檻一披襟。
shì jiào tōng zhá xuān léi gǔ, hé sì chuān yán shǎng yù qín.
試教通閘喧雷鼓,何似穿巖晌玉琴。
mò zuò zì néng xǐng kě mèng, wēi yín shí yǔ hé qīng yīn.
默坐自能醒渴夢,微吟時與和清音。
zhuān chéng dà shì zhuān qiū hè, bù dài shān xíng jì wèi shēn.
專城大似專丘壑,不待山行記蔚深。
“何似穿巖晌玉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