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船犯枯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刺船犯枯葑”全詩
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圣朝身不廢,佳節古所用。
親交既許來,子妷亦可從。
盤蔬冬春雜,尊酒清濁共。
令征前事為,觴詠新詩送。
扶杖凌圮阯,刺船犯枯葑。
戀池群鴨回,釋嶠孤云縱。
人生本坦蕩,誰使妄倥傯。
直指桃李闌,幽尋寧止重。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人日城南登高》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人日城南登高》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初正候才兆,涉七氣已弄。
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圣朝身不廢,佳節古所用。
親交既許來,子妷亦可從。
盤蔬冬春雜,尊酒清濁共。
令征前事為,觴詠新詩送。
扶杖凌圮阯,刺船犯枯葑。
戀池群鴨回,釋嶠孤云縱。
人生本坦蕩,誰使妄倥傯。
直指桃李闌,幽尋寧止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韓愈在人日(農歷正月初七,古代的祭祀節日)時登上城南高處的景象和思考。
詩的開頭,韓愈說“初正候才兆”,意思是正月初七正是新年的開端,也是春天的預兆。他感嘆著時光的流轉,已經邁入到了新的季節。接著描述了天空中的景色,野地上飄浮著淡淡的靄氣,水面上閃耀著微弱的光芒。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圣朝”,指的是唐朝,韓愈表達了自己對國家興旺的期望。他說佳節(指人日)是古代祭祀的傳統節日,可以用來祈求國家的繁榮昌盛。他希望親友們能一起來參加這個節日的慶祝,讓這個古老的節日煥發新的活力。
在詩的后半部分,韓愈描述了一系列的景象和情感。他提到了盤蔬(一種冬季蔬菜)和清濁的酒,象征著寒冷的冬天和溫暖的人情。他希望能將這些事物作為征前的禮物,附上自己新寫的詩歌,送給親友。
詩的結尾,韓愈提到自己扶杖凌圮阯(凌亂的地方行走)和刺船犯枯葑(刺船穿過干枯的葑草,葑草是水生植物),表達了他對自由自在的追求和超越世俗的態度。他觀察到池塘中的鴨群游回,山間的云彩自由地飄動。最后,他提醒人們人生本應坦蕩,不應受到外界的牽制和干擾,應該直指桃李闌(桃李花開之處,指美好的前途),在寧靜中尋求內心的重要價值。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景色和表達情感,抒發了作者對國家興旺和人生自由追求的思考和希望。同時,它也傳遞了一種追求真實、坦蕩的人生態度,呼喚人們不被外界的喧囂和浮躁所困擾,追求內心的詩意和價值。
“刺船犯枯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rì chéng nán dēng gāo
人日城南登高
chū zhèng hòu cái zhào, shè qī qì yǐ nòng.
初正候才兆,涉七氣已弄。
ǎi ǎi yě fú yáng, huī huī shuǐ pī dòng.
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shèng cháo shēn bù fèi, jiā jié gǔ suǒ yòng.
圣朝身不廢,佳節古所用。
qīn jiāo jì xǔ lái, zi zhí yì kě cóng.
親交既許來,子妷亦可從。
pán shū dōng chūn zá, zūn jiǔ qīng zhuó gòng.
盤蔬冬春雜,尊酒清濁共。
lìng zhēng qián shì wèi, shāng yǒng xīn shī sòng.
令征前事為,觴詠新詩送。
fú zhàng líng pǐ zhǐ, cì chuán fàn kū fēng.
扶杖凌圮阯,刺船犯枯葑。
liàn chí qún yā huí, shì jiào gū yún zòng.
戀池群鴨回,釋嶠孤云縱。
rén shēng běn tǎn dàng, shuí shǐ wàng kǒng zǒng.
人生本坦蕩,誰使妄倥傯。
zhí zhǐ táo lǐ lán, yōu xún níng zhǐ zhòng.
直指桃李闌,幽尋寧止重。
“刺船犯枯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