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嶺共看蕃落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嶺共看蕃落馬”全詩
五嶺共看蕃落馬,便將時雨洗蠻煙。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宮詞一百首》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宮詞一百首》是宋代詩人岳珂所作的一首詩詞。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狄家天使夜行邊,
狄家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狄族的家族。這里描繪了狄家的天使在夜間行走于邊境。狄家的天使可能是指狄族的勇士或使者,暗示著北方邊境的動蕩和戰亂。
穆卜親占百字錢。
穆卜是指契丹族,親占百字錢則是指契丹族的首領親自監管百姓。這里描繪了契丹族的首領在統治下百姓的困苦和壓迫。
五嶺共看蕃落馬,
五嶺指的是南方的山脈,蕃落馬則是指南方的邊疆地區。這里描繪了五嶺上的人們共同目睹南方邊疆的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便將時雨洗蠻煙。
時雨是指季節性的降雨,洗蠻煙則是指洗凈南方游牧民族的冒煙。這里描繪了季節性的降雨洗凈了南方游牧民族的煙塵,意味著南方邊疆的和平與安定。
整首詩通過對北方和南方邊境的描繪,展現了當時宋代北方和南方邊疆的動蕩和戰亂。北方的游牧民族狄族和契丹族對宋朝的邊境構成了威脅,而南方山區的游牧民族也給宋朝帶來了邊疆的不穩定。然而,詩人通過描繪季節性的降雨洗凈南方游牧民族的冒煙,給人以一絲希望和平安的感覺。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表達了對邊境動蕩和戰亂的關注,同時向讀者傳遞了對和平的向往和渴望。
“五嶺共看蕃落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cí yī bǎi shǒu
宮詞一百首
dí jiā tiān shǐ yè xíng biān, mù bo qīn zhàn bǎi zì qián.
狄家天使夜行邊,穆卜親占百字錢。
wǔ lǐng gòng kàn fān luò mǎ, biàn jiāng shí yǔ xǐ mán yān.
五嶺共看蕃落馬,便將時雨洗蠻煙。
“五嶺共看蕃落馬”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