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疎酒醆傍茶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病疎酒醆傍茶甌”全詩
七尺之軀三寸舌,問渠小大若為謀。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病中散步六絕》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散步六絕》是宋代詩人岳珂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疎酒醆傍茶甌,
一獨醒中起百憂。
七尺之軀三寸舌,
問渠小大若為謀。
中文譯文:
病痛使我遠離美酒,而用清茶代替酒杯,
獨自清醒時,百種憂愁紛至。
七尺之軀,卻只有三寸的舌頭,
我思索著人生的大小事情,是否值得謀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岳珂病中散步的場景為背景,借著描寫自身的身體狀況和內心的思考,抒發了對人生的思索和無奈。詩中通過描繪作者病痛的困擾,表達了他遠離美酒,用清茶代替的心境。這里的酒和茶,不僅僅代表著飲料本身,更象征著生活的滋味和情趣。作者由于病痛而無法享受美酒,同時也難以釋放內心的煩憂,只能獨自清醒地思考百種憂愁。
接著,詩中描述了作者身體的虛弱,七尺的身軀只剩下三寸的舌頭。這種對生命脆弱性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作者的無力感和對命運的思考。七尺之軀與三寸舌頭的對比,也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矛盾和不平衡。在生命的有限時間里,作者開始反思自己所追求的大小事物,思考其中的價值和意義,對于這種思考是否值得進行謀劃。
整首詩以病疾和思考為線索,表達了作者在病中對人生的思索和對命運的無奈。作者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病患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以及對生命的反思和思考。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具有普遍意義,引發人們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病疎酒醆傍茶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sàn bù liù jué
病中散步六絕
bìng shū jiǔ zhǎn bàng chá ōu, yī dú xǐng zhōng qǐ bǎi yōu.
病疎酒醆傍茶甌,一獨醒中起百憂。
qī chǐ zhī qū sān cùn shé, wèn qú xiǎo dà ruò wéi móu.
七尺之軀三寸舌,問渠小大若為謀。
“病疎酒醆傍茶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