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指三峰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路指三峰近”全詩
洞龍隨劍吷,檻鶴識琴心。
路指三峰近,山通一徑深。
壁間少年字,陳跡不堪尋。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葆清值雨二首》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葆清值雨二首》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葆清值雨二首
松竹鎖靈宅,塵埃了不侵。
洞龍隨劍吷,檻鶴識琴心。
路指三峰近,山通一徑深。
壁間少年字,陳跡不堪尋。
詩詞以寫景的手法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神秘的畫面。首句"松竹鎖靈宅,塵埃了不侵"描繪了一座幽靜的宅院,松竹樹作為圍墻,保護著這個宅院,使其不受塵埃的侵擾。這里的"靈宅"可能指的是山間的一處隱居之地,給人一種清幽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洞龍隨劍吷,檻鶴識琴心"表達了詩人的情懷和志向。"洞龍隨劍吷"意味著詩人心中有一種追求卓越的精神,他希望自己能夠像洞龍一樣,在劍的引領下不斷進取。"檻鶴識琴心"則描述了詩人的修養和才情。這里的"檻鶴"可能指代一種高雅的文人形象,表示詩人自己對于音樂和文學的追求和熱愛。
接下來的兩句"路指三峰近,山通一徑深"描繪了一條通向山腳的小徑,意味著詩人追尋真理和智慧的道路。"路指三峰近"表示詩人離目標越來越近,"山通一徑深"則表達了這條路的深遠和玄妙。
最后兩句"壁間少年字,陳跡不堪尋"描述了壁上的字跡,可能是詩人年少時的作品。這些字跡雖然保存在壁上,但已經模糊不清,難以辨認。這里的"壁"寓意著歲月的流轉和記憶的消逝,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無奈。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寧靜和追求的向往,同時展示了對于時間的思考和對于逝去時光的感慨。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的描繪,詩詞傳達了一種深邃而富有哲理的詩意,引發讀者對于生命、時間和追求的思考。
“路指三峰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ǎo qīng zhí yǔ èr shǒu
葆清值雨二首
sōng zhú suǒ líng zhái, chén āi liǎo bù qīn.
松竹鎖靈宅,塵埃了不侵。
dòng lóng suí jiàn xuè, kǎn hè shí qín xīn.
洞龍隨劍吷,檻鶴識琴心。
lù zhǐ sān fēng jìn, shān tōng yī jìng shēn.
路指三峰近,山通一徑深。
bì jiān shào nián zì, chén jī bù kān xún.
壁間少年字,陳跡不堪尋。
“路指三峰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