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丞軍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珂丞軍器”全詩
鄰有善士,曰范擇能,實祖太史。
百年相承,文獻攸萃。
暇日啟鑰,扶奇出秘。
有三軸者,實公程藝。
捧玩再拜,始識公字。
丁丑禾興,刻置官寺。
棗肥失態,莫盡體勢。
粵來維揚,歲在癸未。
客出公帖,相示嘆喟。
如昔所見,毫發畢似。
于翰墨間,更著風誼。
客謂此書,伐木無愧。
亟以歸我,備名臣體。
瓊函錦繰,明窗棐幾。
時一展玩,若鏘劍佩。
是歲七月,日維乙已,淮海堂下,清陰蔽芾。
我時受藏,午暑猶熾。
月紀歲合,時又其位。
于日之吉,與初覽對。
載見載識,若合符契。
豈非天耶,尚勿失墜。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呂文靖亭候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居住在寶蓮。
鄰居有好人,
說范選擇能力,實際上祖父太史。
百年相承,文獻所萃。
時間鑰匙,扶奇出秘。
有三個軸的,其實公程技。
捧著玩兩次,開始認識公字。
丁丑禾興,刻在官寺。
棗肥失去姿態,沒有完全趨勢。
粵來維揚,每年在癸未。
客出公帖,你看嘆喟。
像過去所見,絲毫畢似。
在筆墨間,更著風誼。
客人對這本書,砍伐樹木沒有羞愧。
急忙把歸我,劉備名臣體。
瓊函錦繰,明亮的窗戶不是幾乎。
時一個展玩,如果聲音佩劍。
這年七月,一天只有乙已,
淮海堂下,清陰蔽芾。
我當時接受收藏,正午炎熱還大。
月紀歲合,當時又自己的位置。
在的吉日,與初覽回答。
記載看見車上認識,如符契。
難道不是天意嗎?,還有不要忘記。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珂丞軍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wén jìng tíng hòu tiē zàn
呂文靖亭候帖贊
jiā dìng yǐ hài, kē chéng jūn qì,
嘉定乙亥,珂丞軍器,
jū yú bǎo lián.
居于寶蓮。
lín yǒu shàn shì,
鄰有善士,
yuē fàn zé néng, shí zǔ tài shǐ.
曰范擇能,實祖太史。
bǎi nián xiāng chéng, wén xiàn yōu cuì.
百年相承,文獻攸萃。
xiá rì qǐ yào, fú qí chū mì.
暇日啟鑰,扶奇出秘。
yǒu sān zhóu zhě, shí gōng chéng yì.
有三軸者,實公程藝。
pěng wán zài bài, shǐ shí gōng zì.
捧玩再拜,始識公字。
dīng chǒu hé xìng, kè zhì guān sì.
丁丑禾興,刻置官寺。
zǎo féi shī tài, mò jǐn tǐ shì.
棗肥失態,莫盡體勢。
yuè lái wéi yáng, suì zài guǐ wèi.
粵來維揚,歲在癸未。
kè chū gōng tiē, xiāng shì tàn kuì.
客出公帖,相示嘆喟。
rú xī suǒ jiàn, háo fà bì shì.
如昔所見,毫發畢似。
yú hàn mò jiān, gèng zhe fēng yì.
于翰墨間,更著風誼。
kè wèi cǐ shū, fá mù wú kuì.
客謂此書,伐木無愧。
jí yǐ guī wǒ, bèi míng chén tǐ.
亟以歸我,備名臣體。
qióng hán jǐn qiāo, míng chuāng fěi jǐ.
瓊函錦繰,明窗棐幾。
shí yī zhǎn wán, ruò qiāng jiàn pèi.
時一展玩,若鏘劍佩。
shì suì qī yuè, rì wéi yǐ yǐ,
是歲七月,日維乙已,
huái hǎi táng xià, qīng yīn bì fèi.
淮海堂下,清陰蔽芾。
wǒ shí shòu cáng, wǔ shǔ yóu chì.
我時受藏,午暑猶熾。
yuè jì suì hé, shí yòu qí wèi.
月紀歲合,時又其位。
yú rì zhī jí, yǔ chū lǎn duì.
于日之吉,與初覽對。
zài jiàn zài shí, ruò hé fú qì.
載見載識,若合符契。
qǐ fēi tiān yé, shàng wù shī zhuì.
豈非天耶,尚勿失墜。
“珂丞軍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