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之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在易之頤”全詩
推而廣之,有是三說。
蒸壺發羃,衰發滿幘。
機亦乳白,未死神泣。
萬金之璧,護一蟻缺。
彼過分者,于我何得。
昔傳者詩,今見理悅。
吁嗟先生,何學非易。
稱此翰墨,是謂知德。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張安國東坡三養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安國東坡三養帖贊》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是:在養生中,飲食要有節制。由此而推廣,有三種說法。蒸汽壺散發著濃郁的香氣,頭發已經白了滿頭,墨水也變得蒼白,但神明還未離去而流淚。即使是價值萬金的珍寶,也只能保護一只有缺陷的螞蟻。那些過度追求物質的人,對我有何益處呢?古時傳揚的詩詞,今天依然令人欣喜。哀嘆啊,先生,你學問為何不是易經。稱贊這翰墨之道,就是理解道德。
這首詩詞表達了養生的理念和岳珂對于物質追求的思考。詩人以養生為起點,強調飲食要有節制,進而將這個觀念推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三種不同的說法。通過描繪蒸汽壺散發香氣、頭發已白、墨水蒼白等形象,詩人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但他認為神明尚未離去,仍然有淚水。這種表達方式暗示了對生命的珍視和對物質的超越。
詩中提到的萬金之璧護一蟻缺,是在形容珍寶護之以輕,即盡管珍寶價值連城,但只能保護一只有缺陷的螞蟻,強調珍貴的東西相對于整個宇宙的遼闊和無窮盡來說實屬微不足道。這表達了詩人對于物質追求過度的批判,倡導在追求物質的同時保持內心的平衡和超越。
詩詞中提到古時傳揚的詩詞今天依然令人欣喜,暗示了岳珂對于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推崇。他稱贊這種翰墨之道,即詩詞藝術,認為它能夠帶給人們對道德和人生的理解。通過對詩詞的贊美,詩人表達了對于文化傳承和思想傳達的重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養生與物質追求的對比,表達了對于生命的珍視、對于物質欲望過度的反思,以及對傳統文化的推崇。它呼喚人們在物質的追求中保持內心的平衡,理解道德和人生的真諦。
“在易之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ān guó dōng pō sān yǎng tiē zàn
張安國東坡三養帖贊
zài yì zhī yí, yǐn shí yǐ jié.
在易之頤,飲食以節。
tuī ér guǎng zhī, yǒu shì sān shuō.
推而廣之,有是三說。
zhēng hú fā mì, shuāi fā mǎn zé.
蒸壺發羃,衰發滿幘。
jī yì rǔ bái, wèi sǐ shén qì.
機亦乳白,未死神泣。
wàn jīn zhī bì, hù yī yǐ quē.
萬金之璧,護一蟻缺。
bǐ guò fèn zhě, yú wǒ hé dé.
彼過分者,于我何得。
xī chuán zhě shī, jīn jiàn lǐ yuè.
昔傳者詩,今見理悅。
xū jiē xiān shēng, hé xué fēi yì.
吁嗟先生,何學非易。
chēng cǐ hàn mò, shì wèi zhī dé.
稱此翰墨,是謂知德。
“在易之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