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植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砥柱植兮”全詩
珪確競,天地昏,清風滌兮。
大中之道,關百圣而不熄兮。
用之不失其時,公獨得兮。
公筆之不倚,而字這不泐兮。
公意之不偏,而態之不迫兮。
我觀此書,公心尚可覿兮。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范忠宣南都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范忠宣南都帖贊》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范忠宣,你的南都書法真奇妙,
在符佑的戰爭中,九條河水溢出,
你就像一根堅固的柱子屹立不倒。
你的碑石競相爭奇斗艷,
天地昏暗,但清風卻能洗凈一切。
你所傳承的是偉大中正之道,
它連接了百圣,永不熄滅。
你運用這種道法,毫不違背時機,
只有你一個人能夠領悟。
你的筆法不依靠外物的支撐,
但字句卻不會流露出一絲瑕疵。
你的意念不偏向任何一方,
但表達卻不會顯得過于拘束。
我觀看著這本書,
發現你的心境仍然清晰可見。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范忠宣南都書法的贊美。詩人稱贊范忠宣的書法技藝,將其比喻為一根堅固的柱子,在動蕩和戰爭中依然屹立不倒。詩人認為范忠宣的書法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與眾不同,清新脫俗。詩中提到的大中之道是指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詩人認為范忠宣的書法傳承了這一道法,能夠與眾多圣賢相連,充滿了崇高的意義。詩人稱贊范忠宣運用這種道法時恰到好處,不失時機。詩人進一步贊美范忠宣的書法技巧,稱他的筆法不依賴于外物的支撐,但字句卻不會有任何瑕疵。詩人認為范忠宣的意念不偏袒于任何一方,但表達卻自然流暢,不顯得過于拘束。最后,詩人觀察這本書,發現范忠宣的心境仍然可以從作品中感受到。
這首詩詞通過對范忠宣南都書法的贊美,展現了詩人對他獨特才華和藝術境界的認可。同時,詩人也借范忠宣的書法來表達自己對中道之道的追求,以及對純粹、自然表達的推崇。整首詩詞以簡潔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范忠宣的書法特點,并以此寄托了詩人對范忠宣的敬佩之情。
“砥柱植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àn zhōng xuān nán dōu tiē zàn
范忠宣南都帖贊
fú yòu zhàn, jiǔ hé yì,
符佑戰,九河溢,
dǐ zhù zhí xī.
砥柱植兮。
guī què jìng,
珪確競,
tiān dì hūn, qīng fēng dí xī.
天地昏,清風滌兮。
dà zhōng zhī dào, guān bǎi shèng ér bù xī xī.
大中之道,關百圣而不熄兮。
yòng zhī bù shī qí shí, gōng dú de xī.
用之不失其時,公獨得兮。
gōng bǐ zhī bù yǐ, ér zì zhè bù lè xī.
公筆之不倚,而字這不泐兮。
gōng yì zhī bù piān, ér tài zhī bù pò xī.
公意之不偏,而態之不迫兮。
wǒ guān cǐ shū, gōng xīn shàng kě dí xī.
我觀此書,公心尚可覿兮。
“砥柱植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