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作隸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公作隸古”全詩
發為書翰,順涂挾辀。
公相孝宗,曾不少留。
歸安一丘,始終休休。
我護淮餉,祖公前修。
登華信亭,步得江樓。
摩挲石題,瞻睇銀鉤。
風靜鵲巢,月明沙鷗。
意公其來,偕造物游。
跡則不磨,心兮焉求。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洪文惠盍簪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洪文惠盍簪帖贊》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岳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洪文惠盍簪帖贊
公作隸古,與先漢侔。
作者自稱“公”,他的文字風格繼承了古代漢朝的書法風格,與當時的漢代書法大家相媲美。
發為書翰,順涂挾辀。
他的作品被作為書信傳遞,字跡流暢自然,流淌如水。
公相孝宗,曾不少留。
公曾為宋孝宗撰寫過許多文章,留下了許多佳作。
歸安一丘,始終休休。
回歸安定的家園,從此平靜無憂。
我護淮餉,祖公前修。
我捍衛著淮河的糧食運輸,是祖輩前人的努力成果。
登華信亭,步得江樓。
登上華信亭,踏上江樓。
摩挲石題,瞻睇銀鉤。
觸摸著石頭上的題字,仰望著銀鉤(指月亮)。
風靜鵲巢,月明沙鷗。
風靜靜地吹拂著鵲巢,月光明亮地照耀著沙鷗。
意公其來,偕造物游。
公的真意是在哪里?與造物主一起游蕩。
跡則不磨,心兮焉求。
行跡雖不為人所見,但心中的追求卻無處不在。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岳珂自己的創作風格和經歷。他自稱為公,與漢代書法大家相媲美,以流暢自然的書寫風格為自己的作品賦予了獨特的韻味。他曾為宋孝宗撰寫過許多文章,留下了許多佳作。歸還安定的家園后,他捍衛著淮河的糧食運輸,繼承了祖輩前人的努力成果。詩中還描繪了他登上華信亭、江樓的場景,以及他觸摸石頭上的題字,仰望月亮,感受風靜、月明的景象。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真意所在,他與造物主一起游蕩,雖然行跡不為人所見,但內心的追求卻無處不在。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藝術的熱愛和對自己創作風格的自信。通過描繪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他表達了對家園的歸屬感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同時,他也表達了對自己創作追求的堅持和對內心真實意義的探索。整首詩詞流暢自然,語言簡練,展示了岳珂優秀的詩詞才華和對藝術的獨特理解。
“公作隸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óng wén huì hé zān tiē zàn
洪文惠盍簪帖贊
gōng zuò lì gǔ, yǔ xiān hàn móu.
公作隸古,與先漢侔。
fā wèi shū hàn, shùn tú xié zhōu.
發為書翰,順涂挾辀。
gōng xiāng xiào zōng, céng bù shǎo liú.
公相孝宗,曾不少留。
guī ān yī qiū, shǐ zhōng xiū xiū.
歸安一丘,始終休休。
wǒ hù huái xiǎng, zǔ gōng qián xiū.
我護淮餉,祖公前修。
dēng huá xìn tíng, bù dé jiāng lóu.
登華信亭,步得江樓。
mā sā shí tí, zhān dì yín gōu.
摩挲石題,瞻睇銀鉤。
fēng jìng què cháo, yuè míng shā ōu.
風靜鵲巢,月明沙鷗。
yì gōng qí lái, xié zào wù yóu.
意公其來,偕造物游。
jī zé bù mó, xīn xī yān qiú.
跡則不磨,心兮焉求。
“公作隸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