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應無曩日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雁塔應無曩日僧”全詩
四輩兩年勤詔札,九重一念乂黎蒸。
烽臺雖有深秋燧,雁塔應無曩日僧。
豫備正須如雍國,不妨德業頌高升。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賦二首》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賦二首》是宋代詩人岳珂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四月二十日接到朝廷的命令,要求他再次創作兩首詩詞,以表達自己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和努力。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五云堆里望觸棱,
在五云堆的山峰中遠望,仿佛可以觸摸到山峰的棱角。
二紀周南夢未曾。
歷經二十年,游歷過南方的美景,但仍有未曾實現的夢想。
四輩兩年勤詔札,
歷經四位祖父的輩份,兩年來勤奮地寫下了很多奏章和詔令。
九重一念乂黎蒸。
九重宮闕中,思考著如何使百姓得到真正的繁榮。
烽臺雖有深秋燧,
烽火臺上雖然已經到了深秋,烽火仍然燃燒。
雁塔應無曩日僧。
雁塔上的佛寺里,應該已經沒有昔日的和尚了。
豫備正須如雍國,
國家的準備工作必須像古代的雍國一樣充分。
不妨德業頌高升。
為了表達對德行和成就的稱頌,不妨將自己的事業推向更高的境界。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和努力。他站在山峰之巔,遠望著美好的未來,同時也意識到自己仍有未完成的夢想。他以勤奮的態度寫下了很多奏章和詔令,希望為國家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他關注著國家的準備工作,希望能夠像古代雍國一樣充分準備,使國家達到更高的境界。最后,他呼吁人們贊頌德行和成就,將自己的事業推向更高的高度。
這首詩詞通過山水景色和古代典故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它展現了作者對國家的關注和對自身成就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忠誠和責任感。整首詩意蘊含深厚,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雁塔應無曩日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yuè èr shí rì bèi yǐ jùn shì rù zòu zhī mìng zài fù èr shǒu
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賦二首
wǔ yún duī lǐ wàng chù léng, èr jì zhōu nán mèng wèi zēng.
五云堆里望觸棱,二紀周南夢未曾。
sì bèi liǎng nián qín zhào zhá, jiǔ zhòng yī niàn yì lí zhēng.
四輩兩年勤詔札,九重一念乂黎蒸。
fēng tái suī yǒu shēn qiū suì, yàn tǎ yīng wú nǎng rì sēng.
烽臺雖有深秋燧,雁塔應無曩日僧。
yù bèi zhèng xū rú yōng guó, bù fáng dé yè sòng gāo shēng.
豫備正須如雍國,不妨德業頌高升。
“雁塔應無曩日僧”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