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輩之流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前輩之流風”全詩
觀政以人,嘆息于求賢。
言情惟真,無事乎脅肩。
此前輩之流風,今不復見者幾百年矣。
使覽者跫然曰:古道之存,存乎尺箋,盍思乎勉旃。
則如寶真者,亦將預有榮焉。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汪彥章譽望求賢薦書三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汪彥章譽望求賢薦書三帖贊》是宋代岳珂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納賢之道的贊嘆和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納交以道,不殊乎丘圖。
觀政以人,嘆息于求賢。
言情惟真,無事乎脅肩。
此前輩之流風,今不復見者幾百年矣。
使覽者跫然曰:古道之存,存乎尺箋,盍思乎勉旃。
則如寶真者,亦將預有榮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納賢之道的思考和贊賞。詩的開頭,納交以道,指的是以道德和品德來納交朋友,不論身份貴賤。這與古代偉大的政治家丘圖無異。接著,作者通過觀察政治,發現人才的稀缺,對于求賢之舉感嘆不已。他認為真誠的言情,不應該只局限于虛浮的社交場合,而應該真誠地交流。作者借此反思現實社會中以權謀私的行為,呼吁誠實守信的品質。他提到這種風氣已經消失了幾百年,是一種可貴的品質。
在詩的結尾,作者呼喚讀者思考古代的智慧,古代智慧的存續不是通過宏大的文獻,而是通過一張小小的紙箋。他希望人們能夠思考古人的智慧,并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它。如果像寶真一樣的人能夠出現,那么他也將預見到自己的榮耀。
這首詩詞通過對納賢之道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真誠、誠實和品德的推崇。它呼吁人們在社交和政治中追求真誠和高尚的品質,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于古代智慧的敬仰。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岳珂對于人性美好的向往和對于社會現實的思考。
“此前輩之流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āng yàn zhāng yù wàng qiú xián jiàn shū sān tiē zàn
汪彥章譽望求賢薦書三帖贊
nà jiāo yǐ dào, bù shū hū qiū tú.
納交以道,不殊乎丘圖。
guān zhèng yǐ rén, tàn xī yú qiú xián.
觀政以人,嘆息于求賢。
yán qíng wéi zhēn, wú shì hū xié jiān.
言情惟真,無事乎脅肩。
cǐ qián bèi zhī liú fēng, jīn bù fù jiàn zhě jǐ bǎi nián yǐ.
此前輩之流風,今不復見者幾百年矣。
shǐ lǎn zhě qióng rán yuē: gǔ dào zhī cún, cún hū chǐ jiān,
使覽者跫然曰:古道之存,存乎尺箋,
hé sī hū miǎn zhān.
盍思乎勉旃。
zé rú bǎo zhēn zhě,
則如寶真者,
yì jiāng yù yǒu róng yān.
亦將預有榮焉。
“此前輩之流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