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之以羲獻之范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考之以羲獻之范模”全詩
倏焉如籋電之駒,沛然如縱壑之魚。
使之為山澤之癯,抱是道以自娛,聞清風而興起,望膏澤之沾濡,膚寸所形,秕糠金朱,豈不毅然大丈夫。
然而律之以芝繇之法席,考之以羲獻之范模,媲行楷而已變,質隸草而多拘。
雇欲以之擅八體,教六書,合天下同軌之車,而不容有一轍之殊,茲其所以僨于康莊之衢。
吁。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王文公赴官修學二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王文公赴官修學二帖贊》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精妙的形容和比喻,抒發了對王文公的贊美之情以及對修學之道的思考。
詩詞以描寫王文公的品質和氣質為起點。他的氣度高遠、不拘小節,像猛烈的電閃馳騁,又像自由自在的魚兒在寬廣的溝壑中暢游。他身體瘦弱卻胸懷廣闊,以追求道義為樂趣,聽到清風拂面時振奮起來,期望能夠得到天賜的恩澤。他的外貌雖然平凡,但內心卻裝有寶貴的品德,就像秕糠中的金朱,不失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然而,他的修學之路也面臨一定的挑戰。雖然掌握了至高無上的法席,研究了羲獻的范模,使書法達到了媲美楷書的程度,但仍然受到篆、隸、草等字體的束縛。他渴望運用這些字體來掌握各種不同的書寫風格,教授各種六書,使天下的文字都能統一于一軌,不容許有一絲差異存在。然而,這種追求卻在康莊大道上遭遇了阻礙。
整首詩詞表達了岳珂對王文公的敬佩之情,同時也探討了修學之路的困境。通過對王文公的贊美和對修學之道的思考,詩詞表達了追求卓越和完美的愿望,以及在追求中所遇到的挑戰和限制。
“考之以羲獻之范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áng wén gōng fù guān xiū xué èr tiē zàn
王文公赴官修學二帖贊
xióng téng chuō ér duō shū, yì xuān áng ér duō qù.
熊騰踔而多疎,意軒昂而多趣。
shū yān rú niè diàn zhī jū, pèi rán rú zòng hè zhī yú.
倏焉如籋電之駒,沛然如縱壑之魚。
shǐ zhī wèi shān zé zhī qú, bào shì dào yǐ zì yú,
使之為山澤之癯,抱是道以自娛,
wén qīng fēng ér xīng qǐ, wàng gào zé zhī zhān rú,
聞清風而興起,望膏澤之沾濡,
fū cùn suǒ xíng, bǐ kāng jīn zhū,
膚寸所形,秕糠金朱,
qǐ bù yì rán dà zhàng fū.
豈不毅然大丈夫。
rán ér lǜ zhī yǐ zhī yáo zhī fǎ xí,
然而律之以芝繇之法席,
kǎo zhī yǐ xī xiàn zhī fàn mó, pì xíng kǎi ér yǐ biàn,
考之以羲獻之范模,媲行楷而已變,
zhì lì cǎo ér duō jū.
質隸草而多拘。
gù yù yǐ zhī shàn bā tǐ,
雇欲以之擅八體,
jiào liù shū, hé tiān xià tóng guǐ zhī chē,
教六書,合天下同軌之車,
ér bù róng yǒu yī zhé zhī shū, zī qí suǒ yǐ fèn yú kāng zhuāng zhī qú.
而不容有一轍之殊,茲其所以僨于康莊之衢。
xū.
吁。
“考之以羲獻之范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