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香奩之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香奩之澤”全詩
予意其因心寓墨池模倣之妙,而未必徒以詫記事備言之述。
不然則亦焉用是物也。
如公書法,或者得太沖之仿佛乎。
有鳳樓之手,以侈其標度。
有香奩之澤,以醖其風骨。
體具態全,夫豈一日。
清真之名,公所自出。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周美成友議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周美成友議帖贊》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對左太沖的贊美和欽佩之情。
詩中,岳珂以左太沖賦文長達十年為開頭,顯示了他的刻苦用功和專注于文學創作的精神。他將這些文字記載在家門墻、圍墻以及一切可以寫字的地方,充分展示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和投入。
接下來的幾句詩中,岳珂表達了對左太沖學識淵博的欽佩之情。他認為自己能夠領會到左太沖的心意,仿佛置身于墨池之中,模仿創作的妙處,但并非僅僅是為了紀事和敘述而模仿。他認為這樣的模仿并非沒有價值,正是因為如此,才能夠創造出獨特的作品。
岳珂在詩中進一步贊美左太沖的書法。他用夸張的比喻形容左太沖的書法猶如鳳樓的手,使得書法達到了極致的標準。他還說左太沖的書法有著香奩一般的光澤,使得作品有了更加豐富和飽滿的內涵。
最后,岳珂認為左太沖的作品不僅僅是一時的產物,而是經過長期的修煉和磨練才得以完善。他稱頌左太沖的作品以其清真之名,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風格和風格的塑造使得他的作品獨樹一幟,與眾不同。
這首詩詞通過對左太沖的贊美,展現了岳珂對其才華和創作的敬佩之情。他從左太沖賦文的刻苦和專注、作品的獨特和精湛以及書法的卓越等方面,表達了自己對左太沖的贊賞和推崇。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形成了一幅生動而富有表現力的畫面,展示了岳珂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和對杰出人才的敬仰。
“有香奩之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měi chéng yǒu yì tiē zàn
周美成友議帖贊
zuǒ tài chòng fù sān dōu shí nián, mén qiáng fān hùn jiē zhe zhǐ bǐ.
左太沖賦三都十年,門墻藩溷皆著紙筆。
yǔ yì qí yīn xīn yù mò chí mó fǎng zhī miào, ér wèi bì tú yǐ chà jì shì bèi yán zhī shù.
予意其因心寓墨池模倣之妙,而未必徒以詫記事備言之述。
bù rán zé yì yān yòng shì wù yě.
不然則亦焉用是物也。
rú gōng shū fǎ, huò zhě dé tài chòng zhī fǎng fú hū.
如公書法,或者得太沖之仿佛乎。
yǒu fèng lóu zhī shǒu, yǐ chǐ qí biāo dù.
有鳳樓之手,以侈其標度。
yǒu xiāng lián zhī zé, yǐ yùn qí fēng gǔ.
有香奩之澤,以醖其風骨。
tǐ jù tài quán, fū qǐ yī rì.
體具態全,夫豈一日。
qīng zhēn zhī míng, gōng suǒ zì chū.
清真之名,公所自出。
“有香奩之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