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松一建幾經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松一建幾經春”全詩
曾識當年駐金節,尚存遺墨勒堅珉。
晚生不復究前烈,所幸猶來拂壁塵。
市虎欺天疇敢爾,東風回首一沾巾。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東松庵》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松庵》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東松庵的景色和作者對歷史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英勇前輩的敬仰以及對社會現實的反思。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東松一建幾經春,
景物清幽匪俗鄰。
曾識當年駐金節,
尚存遺墨勒堅珉。
晚生不復究前烈,
所幸猶來拂壁塵。
市虎欺天疇敢爾,
東風回首一沾巾。
詩意和賞析:
《東松庵》以東松庵為背景,通過描繪其景色和歷史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英勇前輩的敬仰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
詩的開篇,作者提到了東松庵的建筑已經經歷了多個春季,但它的景物依然清幽,與俗世不同。這里的"東松"指東松山,"庵"指庵堂,暗示了這個地方的寧靜與幽雅。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回憶起曾經認識的一個名叫金節的人物。這位金節曾經在這里駐扎過,留下了他的墨跡,這種遺跡承載著他的堅定和才華。這里可以看到作者對于歷史的敬仰和對英勇前輩的贊美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作者表達了自己年紀已經不輕,無法再追溯前輩們的輝煌,但他依然慶幸自己有機會來到這里,能夠親身感受到前輩們的風采,這種感受讓他心境寬慰,能夠洗刷塵埃。
最后兩句,作者借市井中虎的囂張行為來表達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憤怒。他對社會的不公與弱肉強食的現實感到憤慨,但他仍然抱有希望,期待東風的吹拂可以帶來改變,讓社會回歸正義與公平。
整首詩以東松庵為背景,通過景物描寫、歷史回憶和社會反思,傳達了作者對過去英勇前輩的敬仰之情,同時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未來的希望。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東松一建幾經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sōng ān
東松庵
dōng sōng yī jiàn jǐ jīng chūn, jǐng wù qīng yōu fěi sú lín.
東松一建幾經春,景物清幽匪俗鄰。
céng shí dāng nián zhù jīn jié, shàng cún yí mò lēi jiān mín.
曾識當年駐金節,尚存遺墨勒堅珉。
wǎn shēng bù fù jiū qián liè, suǒ xìng yóu lái fú bì chén.
晚生不復究前烈,所幸猶來拂壁塵。
shì hǔ qī tiān chóu gǎn ěr, dōng fēng huí shǒu yī zhān jīn.
市虎欺天疇敢爾,東風回首一沾巾。
“東松一建幾經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