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湮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百年之湮郁”全詩
四印之錯出,百年之湮郁,神呵鬼護,見此遺物。
嗚呼,經固先德之所寓,而匪止于絕世之名筆。
既軼而猶此繡質,子孫守之謹勿失。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黃魯直先王賜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魯直先王賜帖贊》是岳珂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賜帖的數量已不可考,如今仍存一方。四方印章的痕跡凸顯,百年歲月的沉積,神明和鬼神的庇佑,見證了這些遺物。嗟呼,此帖體現了先代偉大的精神,不僅僅是絕世的名人筆跡。既然傳世至今仍能保留如此繡質,子孫后代應當珍重保護,切莫遺失。
詩意:
這首詩詞是岳珂對賜帖的贊美和呼吁,表達了對歷史文物的珍視和傳承的重要性。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賜帖的敬重和珍視之情。詩人首先提到賜帖的數量已不可考,僅存一方,暗示了時間的消逝和歷史的變遷。接著,詩人描述了帖上四方印章的痕跡和百年歲月的沉積,通過這些痕跡和沉積,帖子成為了歷史的見證,承載了神明和鬼神的庇佑。
詩詞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這些遺物的重要性的思考。詩人稱贊這些帖子不僅僅是先代偉人的名人筆跡,更是先代偉人的精神所在。帖子傳世至今,仍然保持著繡質的完好,詩人呼吁子孫后代要珍重保護,不要讓它們失去。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賜帖的珍貴和傳承的重要性,表達了對歷史文物的敬意和對后人的期望。同時,詩詞也透露出對先代偉人精神的崇敬,通過這些遺物,人們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智慧的傳承。
“百年之湮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lǔ zhí xiān wáng cì tiē zàn
黃魯直先王賜帖贊
cì tiē bù zhī qí jǐ, ér jīn yóu qí yī.
賜帖不知其幾,而今猶其一。
sì yìn zhī cuò chū, bǎi nián zhī yān yù,
四印之錯出,百年之湮郁,
shén ā guǐ hù, jiàn cǐ yí wù.
神呵鬼護,見此遺物。
wū hū, jīng gù xiān dé zhī suǒ yù,
嗚呼,經固先德之所寓,
ér fěi zhǐ yú jué shì zhī míng bǐ.
而匪止于絕世之名筆。
jì yì ér yóu cǐ xiù zhì,
既軼而猶此繡質,
zǐ sūn shǒu zhī jǐn wù shī.
子孫守之謹勿失。
“百年之湮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五物 (仄韻) 入聲五物 (仄韻) 入聲五物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