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用志之或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疑用志之或分”全詩
豈句律之未工,疑用志之或分。
偉筆力之扛鼎,得過庭之異聞。
陶冶性情,自為陽春。
既寓意于館甥,亦秘笈而自珍。
予嘗商略函書,仿佛梁塵,規矩合作,勺簫奪倫。
竅以為夫君金縷之衣,亦未足以換墨練之裙也。
分類: 陽春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米玄暉陽春詞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米玄暉陽春詞帖贊》是岳珂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家中山林中欣賞寶晉所寫的詞作,感慨他的才華非凡,超越了平日所見的文辭。詩人質疑自己的詩才是否達到古代的藝術規范,擔憂自己的志向和才情是否分散。寶晉的卓越才華像是能夠扛起鼎的力量,使得他的作品在文壇上獨樹一幟,給人帶來了異樣的感受。這種陶冶性情的經歷,使得作者自詡為陽春之人,既能夠傳達情感于家族的晚輩,又將這些珍貴的筆記秘密保存。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寶晉詞作的欣賞和敬佩之情。作者對自己的詩才有所懷疑,認為自己的作品還不夠符合古代的藝術規范,但他在寶晉的作品中找到了靈感和啟示。詩中的比喻和意象豐富多樣,通過扛鼎、異聞、陽春等形象描繪,表達了寶晉詞作的獨特之處和對作者情感的陶冶。作者還提到了自己將這些珍貴的筆記視為秘密,并希望能夠傳承給家族的晚輩。
這首詩詞以贊美和敬佩為主題,展示了岳珂對寶晉才華的推崇之情。通過對寶晉詞作的贊美,作者反思了自身的文采和寫作能力,并表達了對寶晉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情感陶冶的感激之情。整首詩詞充滿了對文學藝術的追求和對傳承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于詩詞創作的熱愛和自我反省的態度。
“疑用志之或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ǐ xuán huī yáng chūn cí tiē zàn
米玄暉陽春詞帖贊
yǔ jiā yǒu shān lín jí, guān bǎo jìn zì zhì zhī cí,
予家有山林集,觀寶晉自制之詞,
měi bù dǎi hū píng rì zhī wén.
每不逮乎平日之文。
qǐ jù lǜ zhī wèi gōng,
豈句律之未工,
yí yòng zhì zhī huò fēn.
疑用志之或分。
wěi bǐ lì zhī gāng dǐng,
偉筆力之扛鼎,
dé guò tíng zhī yì wén.
得過庭之異聞。
táo yě xìng qíng,
陶冶性情,
zì wèi yáng chūn.
自為陽春。
jì yù yì yú guǎn shēng,
既寓意于館甥,
yì mì jí ér zì zhēn.
亦秘笈而自珍。
yǔ cháng shāng lüè hán shū,
予嘗商略函書,
fǎng fú liáng chén, guī jǔ hé zuò,
仿佛梁塵,規矩合作,
sháo xiāo duó lún.
勺簫奪倫。
qiào yǐ wéi fū jūn jīn lǚ zhī yī,
竅以為夫君金縷之衣,
yì wèi zú yǐ huàn mò liàn zhī qún yě.
亦未足以換墨練之裙也。
“疑用志之或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