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會稽楷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古會稽楷則”全詩
千古會稽楷則,于今重見陰符。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歐陽詢陰符經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歐陽詢陰符經帖贊》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贊美歐陽詢所書寫的《陰符經》帖為主題,表達了對歐陽詢的敬佩和對其書法藝術的贊美。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內史書如率令,
善奴秀比官奴。
千古會稽楷則,
于今重見陰符。
詩意:
這部內史書字字有章,宛如一綱一領導著官員們的行為;
這書法藝術高超的奴才比那些官奴更加出色和出眾;
千百年來,會稽地區的楷書標桿,
如今再次在欣賞《陰符經》的過程中得以重現。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突出了對歐陽詢的敬佩和對他所書寫的《陰符經》帖的認可。首句直接稱贊內史書的規范有序,像是一綱一領,能夠有效引導官員們的行為。接下來,詩人通過比較善于書法的奴才與官員之間的差異,強調了奴才的才藝超越了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員們。這種比較也可以理解為對真正才華的贊美,而不僅僅是外在的地位和權勢。最后兩句則重申了歐陽詢作為會稽楷書的代表地位,他的作品在今天依然能夠被欣賞和重視。
整首詩通過簡練的表達和對歐陽詢的贊美,展現了岳珂對書法藝術的推崇和對才華的崇敬。同時,也表達了對歐陽詢所書寫的《陰符經》帖的珍視和重要性。這首詩詞既是對歐陽詢的致敬,也是對書法藝術的頌揚,并通過比較奴才和官員的差異,傳達了一種對真正才華和才藝的追求和贊美。
“千古會稽楷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ōu yáng xún yīn fú jīng tiē zàn
歐陽詢陰符經帖贊
nèi shǐ shū rú lǜ lìng, shàn nú xiù bǐ guān nú.
內史書如率令,善奴秀比官奴。
qiān gǔ kuài jī kǎi zé, yú jīn zhòng jiàn yīn fú.
千古會稽楷則,于今重見陰符。
“千古會稽楷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