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知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月不知春”全詩
青青池上草,翻憶夢中人。
幽蘭出磵谷,感此芳氣新。
采采不盈掬,眼前但荊榛。
分類:
《春晚二首》蘇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春晚二首》
春風爾狂顛,
三月不知春。
青青池上草,
翻憶夢中人。
幽蘭出磵谷,
感此芳氣新。
采采不盈掬,
眼前但荊榛。
中文譯文:
春風狂翻攪,
三月卻未覺春光。
池塘上的青草,
勾起了夢中的人影。
幽蘭從深谷中綻放,
感受到這新鮮的芳香。
采摘了一把又一把,
眼前卻只有荊棘蓬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泂的《春晚二首》。詩中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感慨。
首先,詩人描述了春風的狂翻攪,卻感覺不到三月的春光。這種反差營造了一種詩意的張力,表現了詩人內心的不安和迷茫。春風本應是春天的象征,然而詩人卻感受不到它所帶來的溫暖和喜悅。
接著,詩人提到青青池塘上的草,勾起了他對夢中人的回憶。這里的池塘和草象征著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和情感。夢中人的存在使得詩人對春天充滿了期待和向往。
然后,詩人寫到幽蘭從深谷中綻放,感受到芳香的氣息。幽蘭是一種芬芳的花草,在詩中象征著美好和希望。它的出現使得詩人對春天的到來感到喜悅和振奮。
最后,詩人采摘了一把又一把的幽蘭,但眼前卻只有茂密的荊棘。這里的荊棘代表著困難和挫折,與詩中的幽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在采摘幽蘭的過程中,也意識到了生活中的艱辛和曲折。這種對比使得詩歌更加生動有力,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理解和思考。
整首詩以春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表達內心情感的方式,展示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對美好的追求以及對現實的思考。它既有詩人對春天的贊美,又有對生活困苦的感慨,體現了蘇泂在宋代文學中獨特的感悟和表達方式。
“三月不知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wǎn èr shǒu
春晚二首
chūn fēng ěr kuáng diān, sān yuè bù zhī chūn.
春風爾狂顛,三月不知春。
qīng qīng chí shàng cǎo, fān yì mèng zhōng rén.
青青池上草,翻憶夢中人。
yōu lán chū jiàn gǔ, gǎn cǐ fāng qì xīn.
幽蘭出磵谷,感此芳氣新。
cǎi cǎi bù yíng jū, yǎn qián dàn jīng zhēn.
采采不盈掬,眼前但荊榛。
“三月不知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