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故翻驤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知何故翻驤首”全詩
不知何故翻驤首,牽過關門妄一鳴。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入關詠馬》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入關詠馬》是唐代韓愈的一首詩詞,講述了作者隱退的心境。詩意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逆境不屈的勇氣和對未來的慎重。
詩詞的中文譯文:
馬兒,你歲數漸長,怎能再馱著我的馬車?我的力量雖微小,但我還是要慎重地跋涉前行。我不知道為什么你扭動著脖子回首,無視關門的約束,只因一時的豪情而妄自發出一聲鳴叫。
詩意:
這首詩以馬為喻,描述了作者自身的心境和行動。作者指出自己已經年紀漸長,不能再擔當重擔,力量微薄,做事要謹慎。然而,作者也痛惜自己心中的自由和豪情,無法抑制地向外發聲,表達內心的追求和不甘。作者的心態是慎重而又熱情,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和前途充滿疑慮和掙扎。
賞析:
《入關詠馬》是韓愈后期作品中的一首名篇,展現了他在政治和生活困境中保持自我,堅持理想和追求的精神。詩中描寫的馬是韓愈心靈與精神的象征,通過馬與人的對話,表達了韓愈自己頹廢和迷茫的心情。馬是對韓愈各種困惑的化身,也是他唯一能夠傾訴心事和抒發情感的“朋友”。
詩中通過描繪馬的動作,以及描述馬對關門的無視和豪情的鳴叫,突顯了作者逆境中的頑強和堅持自我的態度。作者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希望保持自己的熱情和追求。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于逆境與束縛的無奈和不甘,他不愿任憑自己的豪情被囚禁。
整首詩抒發了韓愈在逆境中力求慎重和不甘平庸的心境,充滿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自由追求的渴望。它透過隱喻和比喻,以寓言般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堅持和態度,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不知何故翻驤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guān yǒng mǎ
入關詠馬
suì lǎo qǐ néng chōng shàng sì, lì wēi dāng zì shèn qián chéng.
歲老豈能充上駟,力微當自慎前程。
bù zhī hé gù fān xiāng shǒu, qiān guò guān mén wàng yī míng.
不知何故翻驤首,牽過關門妄一鳴。
“不知何故翻驤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