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月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春三月暮”全詩
荒涼雞下柵,寂寞鶯啼樹。
山水越王城,行人雨中去。
分類:
《白首》蘇泂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首》是蘇泂所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首百歲期,
青春三月暮。
荒涼雞下柵,
寂寞鶯啼樹。
山水越王城,
行人雨中去。
詩意:
這首詩以白發蒼蒼的老人為主題,描繪了他百歲高齡的時刻。詩人通過對老人的描繪,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詩中的景物和氛圍,如荒涼的雞柵、寂寞的鶯啼和行人在雨中離去,進一步強調了時光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
賞析:
《白首》以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將老人的白發和百歲高齡作為主題,通過對景物和氛圍的描寫,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詩詞的節奏流暢,字句簡練,給人以深沉和凄涼之感。
首句"白首百歲期"直接點明了老人的年紀,使用了"白首"一詞,既揭示了老人年邁的身份,又暗示了時光的流逝。接著,詩人用"青春三月暮"一句,將白發和百歲與青春和三月相對照,襯托出時光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
接下來的兩句"荒涼雞下柵,寂寞鶯啼樹"通過描繪荒涼的景象和孤寂的氛圍,進一步強化了詩詞的主題。雞下柵和鶯啼樹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寂寞和凄涼的情感,暗示了老人的孤獨和無助。
最后兩句"山水越王城,行人雨中去"則將景物與行人的離去相結合,增加了詩詞的凄涼感。越王城的山水景色,與行人在雨中離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一步凸顯了時光的無常和生命的短暫。
總體而言,《白首》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詩詞以老人為主題,通過對景物和氛圍的描寫,傳達出凄涼和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對人生和光陰的思考。
“青春三月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shǒu
白首
bái shǒu bǎi suì qī, qīng chūn sān yuè mù.
白首百歲期,青春三月暮。
huāng liáng jī xià zhà, jì mò yīng tí shù.
荒涼雞下柵,寂寞鶯啼樹。
shān shuǐ yuè wáng chéng, xíng rén yǔ zhōng qù.
山水越王城,行人雨中去。
“青春三月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