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扈飛揚子過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跋扈飛揚子過疑”全詩
西洛故疆將克復,北軍新銳屬羈縻。
智名功勇渠何欠,跋扈飛揚子過疑。
消得騰章來辨析,臺臣虎患可無詞。
分類:
《嘲解十首》王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嘲解十首》是宋代王邁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當時邊疆的局勢和社會現象,充滿了嘲諷和諷刺意味。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嘲解十首》中文譯文:
邊塵四同逐云飛,
正是英盧得志時。
西洛故疆將克復,
北軍新銳屬羈縻。
智名功勇渠何欠,
跋扈飛揚子過疑。
消得騰章來辨析,
臺臣虎患可無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邊疆的局勢為背景,通過諷刺和嘲諷的手法,揭示了當時社會的弊端和現象。
詩的前兩句“邊塵四同逐云飛,正是英盧得志時”,表達了邊疆上戰爭頻繁,四方敵對勢力爭相進攻的局面。作者使用了“英盧”來代指當時的官員,暗示他們在這種混亂局勢下得到了發展和得志的機會。通過這兩句詩,作者既揭示了邊疆動蕩的現實,又對官員的行為進行了嘲諷。
接下來的兩句“西洛故疆將克復,北軍新銳屬羈縻”,描述了西方的故疆將要被奪回,而北方的新軍卻受到束縛。這里作者用“故疆”和“新銳”來對比,再次點明了官員們的無能和愚昧。
隨后的兩句“智名功勇渠何欠,跋扈飛揚子過疑”,嘲諷了這些官員們的無能和自負。作者質問他們在智慧、名聲、功績和勇氣等方面到底欠缺了什么,以及他們為何如此跋扈自大。
最后的兩句“消得騰章來辨析,臺臣虎患可無詞”,表明作者希望有一位才智出眾的文官能來辯析局勢,解決問題。作者使用“臺臣”來指代文官,稱其為“虎患”,意味著他們應該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膽識。整首詩詞以諷刺揭示了當時邊疆和社會的弊端,呼喚著有才能的人來改變這一現狀。
該詩詞通過諷刺和嘲諷的手法,以邊疆局勢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批判和擔憂。同時,通過對官員們的描寫和質問,表達了對有才能者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解決問題,改善現狀。這首詩詞既具有時代特色,又有普世的諷刺意味,讓人對社會現象進行深思。
“跋扈飛揚子過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jiě shí shǒu
嘲解十首
biān chén sì tóng zhú yún fēi, zhèng shì yīng lú dé zhì shí.
邊塵四同逐云飛,正是英盧得志時。
xī luò gù jiāng jiāng kè fù, běi jūn xīn ruì shǔ jī mí.
西洛故疆將克復,北軍新銳屬羈縻。
zhì míng gōng yǒng qú hé qiàn, bá hù fēi yáng zi guò yí.
智名功勇渠何欠,跋扈飛揚子過疑。
xiāo de téng zhāng lái biàn xī, tái chén hǔ huàn kě wú cí.
消得騰章來辨析,臺臣虎患可無詞。
“跋扈飛揚子過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