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窗映竹見玲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窺窗映竹見玲瓏”全詩
應知侍史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題百葉桃花(知制誥時作)》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百葉桃花(知制誥時作)》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葉雙桃晚更紅,
窺窗映竹見玲瓏。
應知侍史歸天上,
故伴仙郎宿禁中。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一個晚上看到窗外的桃樹,桃花已經晚霞般紅彤彤的。透過窗戶,桃花的倒影映在竹子上,形成了美麗的光影效果。詩人認為桃花和竹子都具有神奇的靈性,它們是屬于仙境的事物。詩人想象著桃花和竹子都是仙界的使者,桃花與天上的侍史相伴,竹子則在禁中陪伴仙郎。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想象。桃花和竹子是中國文化中常見的象征物,代表著春天和純潔。詩人通過窺窗的方式觀察到桃花和竹子的美景,展示了他對于自然美的敏感和細致。同時,詩人還將桃花和竹子與仙境聯系起來,表達了對于超脫塵世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想象力,展示了韓愈在詩歌中的才情和對美的追求。
這首詩詞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審美觀念和文化背景。唐代文人崇尚自然、崇尚清新雅致的藝術風格,他們喜歡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韓愈作為唐代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體現了當時文人的審美追求和對美的熱愛。
總之,《題百葉桃花(知制誥時作)》是一首描繪自然景物的詩詞,通過對桃花和竹子的描寫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想象力,同時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審美觀念和文化背景。
“窺窗映竹見玲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bǎi yè táo huā zhī zhì gào shí zuò
題百葉桃花(知制誥時作)
bǎi yè shuāng táo wǎn gèng hóng, kuī chuāng yìng zhú jiàn líng lóng.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
yīng zhī shì shǐ guī tiān shàng, gù bàn xiān láng sù jìn zhōng.
應知侍史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窺窗映竹見玲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