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翦翼向籠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能翦翼向籠中”全詩
客程跋涉二千里,年紀侵尋五十翁。
酒有神通排磊塊,書無靈圣困英雄。
相逢且說窮愁話,纏入修門莫說窮。
分類:
《西征延平道中偶成》王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征延平道中偶成》是宋代王邁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群羽斜飛俗刺空,
誰能翦翼向籠中。
客程跋涉二千里,
年紀侵尋五十翁。
酒有神通排磊塊,
書無靈圣困英雄。
相逢且說窮愁話,
纏入修門莫說窮。
譯文:
許多飛鳥斜斜地飛過,仿佛是嘲笑這世俗的空虛。誰能剪下它們的翅膀,放逐進禁錮的籠中呢?
旅途跋涉了兩千里,歲月的侵蝕使我變成了一個五十歲的老翁。
酒能夠使人豪情萬丈,排開困擾如山的困難,而書卻無法給予靈感和智慧,困住了那些有志的英雄。
相逢的時候,讓我們說說彼此的貧窮和憂愁,但是一旦融入官僚修道的圈子,就不要再提起貧窮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西行途中的所見所感的描繪,表達了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不滿。王邁以一種婉轉而深沉的語言,抒發了他對世俗虛妄和束縛的不屑和憤懣之情。
首聯描述了群鳥斜飛,以此象征世俗的繁華虛浮和人們在其中的迷茫。作者希望有人能夠剪下這些羽翼,意味著希望有人能夠拋棄虛浮的欲望,追求內心的自由和真實。
接著,描繪了作者長途跋涉的旅程,表示他經歷了辛苦和風雨,年紀也已經漸漸增長,體現出對時光流逝和歲月無情的感慨。
下半部分,通過對酒和書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文化和智慧力量的思考。酒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能夠排解困難和痛苦,而書卻無法帶來智慧和靈感,困住了那些有志向的英雄。這種對文化困境的揭示,折射出當時社會對知識分子的局限和束縛。
最后兩句,作者希望在相逢之際,能夠真誠地交流彼此的貧窮和憂愁,但一旦進入官僚修道的圈子,就不要再提起貧窮,暗示了修道之門的虛偽和世俗化。
整首詩詞通過質樸的語言和意象,展現了王邁對于社會現實和人生追求的思考,其詩意深遠,給人以啟示,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局限和矛盾。
“誰能翦翼向籠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zhēng yán píng dào zhōng ǒu chéng
西征延平道中偶成
qún yǔ xié fēi sú cì kōng, shuí néng jiǎn yì xiàng lóng zhōng.
群羽斜飛俗刺空,誰能翦翼向籠中。
kè chéng bá shè èr qiān lǐ, nián jì qīn xún wǔ shí wēng.
客程跋涉二千里,年紀侵尋五十翁。
jiǔ yǒu shén tōng pái lěi kuài, shū wú líng shèng kùn yīng xióng.
酒有神通排磊塊,書無靈圣困英雄。
xiāng féng qiě shuō qióng chóu huà, chán rù xiū mén mò shuō qióng.
相逢且說窮愁話,纏入修門莫說窮。
“誰能翦翼向籠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