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玉畔休辭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西玉畔休辭避”全詩
金馬客,明朝飛棹,水肥帆駛。
問我年華旬并七,異鄉時景春巴二。
最堪憐、游子送行人,垂楊外。
聊小小,旌旗隊。
聊且且,笙歌載。
正冥濛煙雨,許多情態。
南北枝頭猶點綴,東西玉畔休辭避。
待莼鱸、歸思動西風,相攜未。
分類: 滿江紅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滿江紅》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江紅·把手西園》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優美的園林景色,以及游子離別時的深情和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把手西園,有山色、波光相對。
金馬客,明朝飛棹,水肥帆駛。
問我年華旬并七,異鄉時景春巴二。
最堪憐、游子送行人,垂楊外。
聊小小,旌旗隊。
聊且且,笙歌載。
正冥濛煙雨,許多情態。
南北枝頭猶點綴,東西玉畔休辭避。
待莼鱸、歸思動西風,相攜未。
詩意和賞析:
《滿江紅·把手西園》通過對園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思念的感慨。詩中的園林描寫以山色和波光為主題,形容了一幅美麗的畫面。金馬客和明朝飛棹暗示了旅行者匆忙而來,水肥帆駛則展現了水上交通的繁忙和生機。
詩人表達了自己年華已過的感嘆,描述了異鄉的時光和春天的巴江美景。他最憐惜的是游子送別的情景,離別在垂柳之外,微不足道的旌旗隊和笙歌載歌的場景,增添了離別時的寂寞和哀愁。
詩中的“冥濛煙雨”描繪了一種迷蒙的雨霧景象,展現出多種情感和態度。南北枝頭的點綴和東西玉畔的相遇,顯示了離別時思念之情依然存在,無法回避。
詩人期待著莼鱸歸來,西風吹動著他的思念,他們即將相聚。整首詩以描繪園林景色為背景,以離別和思念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給人一種深情厚意的感受。
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主題,展示了吳潛獨特的詩人才華。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的相互交融,給人以思鄉離別之感,引發讀者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和關懷。
“東西玉畔休辭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jiāng hóng
滿江紅
bǎ shǒu xī yuán, yǒu shān sè bō guāng xiāng duì.
把手西園,有山色、波光相對。
jīn mǎ kè, míng cháo fēi zhào, shuǐ féi fān shǐ.
金馬客,明朝飛棹,水肥帆駛。
wèn wǒ nián huá xún bìng qī, yì xiāng shí jǐng chūn bā èr.
問我年華旬并七,異鄉時景春巴二。
zuì kān lián yóu zǐ sòng xíng rén, chuí yáng wài.
最堪憐、游子送行人,垂楊外。
liáo xiǎo xiǎo, jīng qí duì.
聊小小,旌旗隊。
liáo qiě qiě, shēng gē zài.
聊且且,笙歌載。
zhèng míng méng yān yǔ, xǔ duō qíng tài.
正冥濛煙雨,許多情態。
nán běi zhī tóu yóu diǎn zhuì, dōng xī yù pàn xiū cí bì.
南北枝頭猶點綴,東西玉畔休辭避。
dài chún lú guī sī dòng xī fēng, xiāng xié wèi.
待莼鱸、歸思動西風,相攜未。
“東西玉畔休辭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