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信人生歸去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須信人生歸去好”全詩
從此去,引風披露,暢條昌蕊。
待得清香千萬斛,且饒老子為知己。
趁今宵、新月駕空來,浮觴里。
劉安笑,淹留耳。
吳猛約,何時是。
想故山深處,翠垂金綴。
須信人生歸去好,他鄉未必江山美。
問釵頭、十二意如何,非吾事。
分類: 滿江紅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滿江紅》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江紅·斫卻凡柯》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斫下了普通的木棍,放置在巖石上,長出了一些綠色的花朵。從此往前走,隨風搖曳,花朵茂盛。等待著清香積累到千萬斛,也寬容地接受我這個老朋友。趁著今晚,駕著新月飛翔,暢飲在杯中。劉安笑著,淹沒在美酒之中。吳猛約定了,何時見面。想象著故鄉深處,翠綠的山巒上掛滿了金色的花朵。必須相信歸去的故鄉是美好的,而陌生的他鄉未必比故鄉更美。問釵頭上的十二花意如何,這不是我的事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歸鄉之路的向往,同時也探討了人生歸處的選擇和對他鄉的期待。
詩中的"斫卻凡柯"意味著將普通的木棍變得有價值,象征著詩人在他鄉開拓事業,獲得一片發展的機會。"放巖桂"指的是在巖石上長出的花朵,表達了在險峻環境中能夠茁壯成長的意象,象征著詩人在他鄉獲得成功。
詩人希望待到"清香千萬斛",也就是積累了豐富的財富和聲望后,仍然能夠保持樸實和寬容的態度,不忘記自己的老朋友。
詩中的"新月駕空來"和"浮觴里"描繪了詩人在他鄉的歡樂和暢飲的情景,抒發了對于回歸故鄉的向往。
最后兩句"他鄉未必江山美,問釵頭、十二意如何,非吾事"表達了一種思考,詩人認為他鄉并不一定比故鄉更美好,而且對于他鄉的風土人情并不關心,他更關注的是自己的故鄉和親友。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歸鄉之路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情思念和對未來的憧憬,同時也暗示了對于他鄉的保持理智和客觀的態度。
“須信人生歸去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jiāng hóng
滿江紅
zhuó què fán kē, fàng yán guì chū xiē tóu dì.
斫卻凡柯,放巖桂、出些頭地。
cóng cǐ qù, yǐn fēng pī lù, chàng tiáo chāng ruǐ.
從此去,引風披露,暢條昌蕊。
dài de qīng xiāng qiān wàn hú, qiě ráo lǎo zi wèi zhī jǐ.
待得清香千萬斛,且饒老子為知己。
chèn jīn xiāo xīn yuè jià kōng lái, fú shāng lǐ.
趁今宵、新月駕空來,浮觴里。
liú ān xiào, yān liú ěr.
劉安笑,淹留耳。
wú měng yuē, hé shí shì.
吳猛約,何時是。
xiǎng gù shān shēn chù, cuì chuí jīn zhuì.
想故山深處,翠垂金綴。
xū xìn rén shēng guī qù hǎo, tā xiāng wèi bì jiāng shān měi.
須信人生歸去好,他鄉未必江山美。
wèn chāi tóu shí èr yì rú hé, fēi wú shì.
問釵頭、十二意如何,非吾事。
“須信人生歸去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