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牛不用田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火牛不用田單”全詩
戰渴望梅酸。
想有歌姬半臂,更深自可鏖寒。
敲門寄曲,驚回蝶夢,旋篝燈看。
壇下已收降將,火牛不用田單。
分類: 朝中措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朝中措》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朝中措·蘭皋徹夜樹旄干》是宋代吳潛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蘭皋徹夜樹旄干,
在蘭皋徹夜之時,我倚靠在樹旁。
戰渴望梅酸,
在戰爭中渴望梅子的酸甜滋味。
想有歌姬半臂,
我幻想著有一位歌姬依偎在我懷中,
更深自可鏖寒。
使我可以更深地體驗孤寂和寒冷。
敲門寄曲,
敲擊門扉傳遞我的心曲,
驚回蝶夢,旋篝燈看。
嚇醒了沉浸在蝴蝶夢中的人,轉而照亮篝火下的夜景。
壇下已收降將,
在士兵們已經投降的戰場,
火牛不用田單。
戰爭結束后,不再需要戰車和田單。
這首詩詞以戰爭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在戰亂之中的心境和情感。通過描繪蘭皋徹夜、渴望梅酸等意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苦悶。詩中的歌姬和篝火等形象,增添了詩情的感染力。最后兩句表達了戰爭的結束和軍隊的解散,傳遞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爭的反思。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情感和對戰爭的思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沉思和對和平價值的呼喚。
“火牛不用田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zhōng cuò
朝中措
lán gāo chè yè shù máo gàn.
蘭皋徹夜樹旄干。
zhàn kě wàng méi suān.
戰渴望梅酸。
xiǎng yǒu gē jī bàn bì, gēng shēn zì kě áo hán.
想有歌姬半臂,更深自可鏖寒。
qiāo mén jì qū, jīng huí dié mèng, xuán gōu dēng kàn.
敲門寄曲,驚回蝶夢,旋篝燈看。
tán xià yǐ shōu xiáng jiāng, huǒ niú bù yòng tián dān.
壇下已收降將,火牛不用田單。
“火牛不用田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