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景有誰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景有誰收”全詩
只在蒼鷗白鷺洲。
風樹飄搖云樹暗,衣颼。
目斷青天天際頭。
壯志世難酬。
丹桂紅蕖又晚秋。
多少心情多少事,都休。
載取江湖一片愁。
分類: 南鄉子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南鄉子》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鄉子·野景有誰收》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野景有誰收。
只在蒼鷗白鷺洲。
風樹飄搖云樹暗,衣颼。
目斷青天天際頭。
壯志世難酬。
丹桂紅蕖又晚秋。
多少心情多少事,都休。
載取江湖一片愁。
中文譯文:
誰來收拾這野外的景色,
只有在蒼鷗和白鷺的洲島上。
風吹動樹木,云遮蔽天空,衣袖颯颯作響。
視線斷絕于青天與天際之間。
壯志難以實現于世間。
紅艷的丹桂和盛開的紅蕖再次迎來晚秋。
多少心情,多少事情,都已放下。
承載著江湖的一片憂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野外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壯志難酬的感慨和對世事的無奈。詩中的蒼鷗白鷺洲象征著凈土,而風樹和云樹的搖擺暗示著世事變幻莫測,給人以不穩定的感覺。目斷青天天際頭表達了作者的視線被限制,無法看到更廣闊的天地,暗示了壯志難以實現的困境。詩句中的丹桂紅蕖又晚秋,描繪了季節的變遷,意味著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看透和對紛擾世事的超脫,將心情和事情都拋諸腦后,并以江湖一片愁代表了人世間的憂愁和苦惱。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對世事的思考。它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壯志難酬和人生無常的主題,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鳴。同時,通過詩詞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對世態炎涼的洞察力。
“野景有誰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xiāng zǐ
南鄉子
yě jǐng yǒu shuí shōu.
野景有誰收。
zhī zài cāng ōu bái lù zhōu.
只在蒼鷗白鷺洲。
fēng shù piāo yáo yún shù àn, yī sōu.
風樹飄搖云樹暗,衣颼。
mù duàn qīng tiān tiān jì tóu.
目斷青天天際頭。
zhuàng zhì shì nán chóu.
壯志世難酬。
dān guì hóng qú yòu wǎn qiū.
丹桂紅蕖又晚秋。
duō shǎo xīn qíng duō shǎo shì, dōu xiū.
多少心情多少事,都休。
zài qǔ jiāng hú yī piàn chóu.
載取江湖一片愁。
“野景有誰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