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欲乘風歸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便欲乘風歸去”全詩
掃盡輕衫熱。
便欲乘風歸去,冰玉界、瓊林闕。
不須持寸鐵。
孤吟風措別。
且唱東坡水調,清露下、滿襟雪。
分類: 霜天曉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霜天曉角》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霜天曉角·秋涼佳月》是宋代吳潛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涼爽的夜晚。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天的涼爽月光灑滿了大地,夜晚的衣衫不再沉重。我心中涌起了乘風歸去的念頭,仿佛置身于冰雪和玉石所構成的仙境之中。在這里,我不需要手持兵器,只需一人獨自吟唱,隨風而去。我愿意演唱東坡水調,就像清晨的露水滴落在我懷中,仿佛滿懷雪花。
這首詩以深秋的夜晚為背景,通過描繪月光、寒涼和清新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秋涼佳月使人感到舒適和輕盈,衣衫不再沉重,這種感覺與寒冷的冰玉界和瓊林闕相呼應。作者的心靈也隨之輕快起來,他渴望乘風而去,回歸自然。詩中提到不需要持有寸鐵,表明在這美好的秋夜,沒有戰斗和爭斗的需要,只有孤吟風措別,獨自享受自然的美妙。
最后兩句描繪了作者以東坡水調的方式歌唱,清新的露水滴落在他的懷中,仿佛滿懷雪花。這種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同時也傳達出一種寧靜和滿足的心境。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夜晚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自由的渴望。在涼爽的月光下,作者心情舒暢,無拘無束地吟唱,與自然融為一體。整首詩意境清新,語言簡練,表達了對美好自然的贊美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情感。
“便欲乘風歸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霜天曉角
qiū liáng jiā yuè.
秋涼佳月。
sǎo jǐn qīng shān rè.
掃盡輕衫熱。
biàn yù chéng fēng guī qù, bīng yù jiè qióng lín quē.
便欲乘風歸去,冰玉界、瓊林闕。
bù xū chí cùn tiě.
不須持寸鐵。
gū yín fēng cuò bié.
孤吟風措別。
qiě chàng dōng pō shuǐ diào, qīng lù xià mǎn jīn xuě.
且唱東坡水調,清露下、滿襟雪。
“便欲乘風歸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