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將犢伴籬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牛將犢伴籬眠”出自宋代吳潛的《竹》,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lǎo niú jiāng dú bàn lí mián,詩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老牛將犢伴籬眠”全詩
《竹》
編茅為屋竹為椽,屋上青山屋下泉。
半掩柴門人不見,老牛將犢伴籬眠。
半掩柴門人不見,老牛將犢伴籬眠。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竹》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竹》是宋代詩人吳潛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竹子、茅草屋、青山和泉水等元素,展現了一幅寧靜、恬淡的農村生活景象。
詩中描述了將茅草編成屋頂,用竹子做椽子的場景,屋頂上是青山,屋下是清泉。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景物,表達了寧靜和與自然融洽的生活狀態。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半掩的柴門,人們無法看到里面的情景。一只老牛和它的小犢正陪伴在籬笆旁邊入眠。這一描寫給人一種寧靜和宜居的感覺,暗示了農村生活的平和與安逸。
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以及淡泊寧靜的田園生活。它傳達了一種追求簡樸、安詳和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情懷。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不難感受到一種寧靜和平和的氛圍,仿佛置身于田園鄉間,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賜和寧靜的力量。
“老牛將犢伴籬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ú
竹
biān máo wèi wū zhú wèi chuán, wū shàng qīng shān wū xià quán.
編茅為屋竹為椽,屋上青山屋下泉。
bàn yǎn zhài mén rén bú jiàn, lǎo niú jiāng dú bàn lí mián.
半掩柴門人不見,老牛將犢伴籬眠。
“老牛將犢伴籬眠”平仄韻腳
拼音:lǎo niú jiāng dú bàn lí mián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老牛將犢伴籬眠”的相關詩句
“老牛將犢伴籬眠”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老牛將犢伴籬眠”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老牛將犢伴籬眠”出自吳潛的 《竹》,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