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良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美景良時”全詩
江南倦客徙倚,目斷雙溪。
憑闌自語,算從來、總是兒癡。
青鏡里,數絲點鬢,問渠何事忘歸。
幸有三椽茅屋,更小園隨分,秋實春菲。
幾多清風皎月,美景良時。
陶賢樂圣,盡由他、歧路危機。
須信道,功名富貴,大都磨蟻醯雞。
分類: 漢宮春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漢宮春》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漢宮春·樓觀齊雪》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樓閣上齊齊地覆蓋著白雪,天空清澈,寒霜明亮,一只雁高高地飛翔。江南的旅客倦倚在他處,目光中斷了雙溪的景色。憑欄自言自語,回憶往事,總是充滿了年少時的癡迷。在青鏡前,數著那幾絲白發,問自己為什么忘記了回歸的原因。幸運的是,有著三椽茅屋和一個小小的園子,秋天結實,春天芳菲。多少清風明月,美景良辰。陶淵明和樂羊子這樣的賢人、圣人,都是因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而陷入危機。應該相信,功名富貴的追求,大多數時候只會像螞蟻啃食醯雞一樣。
詩意:
這首詩以冷雪覆蓋的漢宮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倦游江南的旅客在寒冷的冬天感慨人生的景象。詩人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交織的方式,表達了對功名富貴追求的思考和對俗世紛擾的回避,呼喚著人們應該珍惜自己的心靈寄托和真實的人生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旅客的心理感受和內心獨白,展現了一種淡泊名利、追求內心自由的情感。詩中的漢宮被白雪覆蓋,給人一種寧靜冷峻的感覺,寒霜明亮的天空增強了冬日的嚴寒氛圍。雁的高飛象征著自由與追求,與倦客相對照,強調了他們內心的不同追求。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倦于追逐功名的心境,表達了對功名富貴追求的懷疑和對真實人生的向往。青鏡中的白發點綴,象征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喚起了對時光流轉的思考。最后,詩人引用陶淵明和樂羊子的例子,暗示著選擇不同道路所面臨的困境,以及追求功名富貴可能帶來的虛妄和束縛。整首詩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內心寄托和真實人生價值的追求,呼喚人們應該珍惜內心的自由和追求真實的快樂。
“美景良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àn gōng chūn
漢宮春
lóu guān qí xuě, zhèng shuāng míng tiān jìng, yī yàn gāo fēi.
樓觀齊雪,正霜明天凈,一雁高飛。
jiāng nán juàn kè xǐ yǐ, mù duàn shuāng xī.
江南倦客徙倚,目斷雙溪。
píng lán zì yǔ, suàn cóng lái zǒng shì ér chī.
憑闌自語,算從來、總是兒癡。
qīng jìng lǐ, shù sī diǎn bìn, wèn qú hé shì wàng guī.
青鏡里,數絲點鬢,問渠何事忘歸。
xìng yǒu sān chuán máo wū, gèng xiǎo yuán suí fēn, qiū shí chūn fēi.
幸有三椽茅屋,更小園隨分,秋實春菲。
jǐ duō qīng fēng jiǎo yuè, měi jǐng liáng shí.
幾多清風皎月,美景良時。
táo xián lè shèng, jǐn yóu tā qí lù wēi jī.
陶賢樂圣,盡由他、歧路危機。
xū xìn dào, gōng míng fù guì, dà dū mó yǐ xī jī.
須信道,功名富貴,大都磨蟻醯雞。
“美景良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