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江遠漸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江遠漸平”全詩
人由戀德泣,馬亦別群鳴。
寒日夕始照,風江遠漸平。
默然都不語,應識此時情。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次石頭驛寄江西王十中丞閣老》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石頭驛寄江西王十中丞閣老》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江西的風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懊悔和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憑高試回首,一望豫章城。
人由戀德泣,馬亦別群鳴。
寒日夕始照,風江遠漸平。
默然都不語,應識此時情。
詩意和賞析:
韓愈在此詩中站在高處回首,眺望著遙遠的豫章城。他對于江西的美景和過往的友情產生了追憶和思念之情。他感慨人們由于對德行的追求而流下淚水,就像是馬匹在分離時發出的哀鳴一樣。天氣漸漸變冷,太陽即將落山,江面上的風也逐漸平緩。這個時刻,韓愈靜靜地默然,不再言語,只希望對方能夠理解他此刻的心境。
這首詩詞通過對江西風景的描寫和對友情的思念,表達了作者對德行和真誠的追求以及對過去時光的懷念之情。 作者通過描述自然景觀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展現了他對于境遇和友誼之重視,詩中洋溢著濃厚的豪情和真誠之感。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善良和追求高尚品質的志向,以及對友情的珍視,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風江遠漸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shí tou yì jì jiāng xī wáng shí zhōng chéng gé lǎo
次石頭驛寄江西王十中丞閣老
píng gāo shì huí shǒu, yī wàng yù zhāng chéng.
憑高試回首,一望豫章城。
rén yóu liàn dé qì, mǎ yì bié qún míng.
人由戀德泣,馬亦別群鳴。
hán rì xī shǐ zhào, fēng jiāng yuǎn jiàn píng.
寒日夕始照,風江遠漸平。
mò rán dōu bù yǔ, yīng shí cǐ shí qíng.
默然都不語,應識此時情。
“風江遠漸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