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棲底用干鄰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棲棲底用干鄰粟”全詩
雀集田疇營宿飽,牛閒籬落臥新涼。
棲棲底用干鄰粟,翼翼惟應詠我箱。
一稔居然寬百慮,不須禹稷更皇皇。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八用喜雨韻三首》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是一首宋代吳潛創作的《八用喜雨韻三首》。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八用喜雨韻三首》
飯抄云子得能香,
秋賽村村答上蒼。
雀集田疇營宿飽,
牛閒籬落臥新涼。
棲棲底用干鄰粟,
翼翼惟應詠我箱。
一稔居然寬百慮,
不須禹稷更皇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農田的景象,表達了農民對雨水的喜悅和對豐收的期盼。吳潛以樸素的語言表現了農田的生機和農人的辛勤勞作,同時也透露出對農業豐收的希望。
首先,詩中描述了飯抄云子得以變得香甜可口,這可能是因為雨水的滋潤,使得莊稼茁壯成長。接著,秋天到來,鄉村里的每個村莊都在回應天空的召喚,答謝上蒼賜予的雨水。雀鳥們聚集在田野上,覓食滿足了它們的需求,牛群在籬笆和草地上悠閑地躺臥,享受著涼爽的天氣。
詩中提到了“棲棲底用干鄰粟”,表達了農民們對于糧食的重視,他們小心翼翼地保存著糧倉中的谷物。詩人希望通過詠史的方式,讓人們銘記這一珍貴的時刻。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農業豐收的歡喜之情。農田的豐收使得百姓不再為溫飽而擔憂,他們的憂慮得以放下,不再需要依賴像禹、稷這樣的傳說中的農業神來保佑他們。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農村生活的和諧與喜悅,表達了對于豐收的美好祝愿。通過對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生的描繪,吳潛向讀者傳遞出一種平實而樸素的生活哲學,弘揚了農耕文化的價值觀。
“棲棲底用干鄰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yòng xǐ yǔ yùn sān shǒu
八用喜雨韻三首
fàn chāo yún zǐ de néng xiāng, qiū sài cūn cūn dá shàng cāng.
飯抄云子得能香,秋賽村村答上蒼。
què jí tián chóu yíng sù bǎo, niú xián lí luò wò xīn liáng.
雀集田疇營宿飽,牛閒籬落臥新涼。
xī xī dǐ yòng gàn lín sù, yì yì wéi yīng yǒng wǒ xiāng.
棲棲底用干鄰粟,翼翼惟應詠我箱。
yī rěn jū rán kuān bǎi lǜ, bù xū yǔ jì gèng huáng huáng.
一稔居然寬百慮,不須禹稷更皇皇。
“棲棲底用干鄰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