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盼盼是諸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眼中盼盼是諸天”全詩
口里巴巴緣十地,眼中盼盼是諸天。
泥涂爛處藏頭鰲,高樹梢頭脫殼蟬。
各自身軀各自性,誰知各自本同然。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再次運用出郊的韻律,仿佛延慶老三首。
普通的事物難以尋覓到,只有在釋迦文佛前才能探索到。
口中不停地念誦佛經,內心渴望著達到十地菩薩的境界。
眼中充滿期盼,期待與諸天相遇。
泥土上覆蓋著隱藏的頭頂鰲(神獸),高樹梢頭是脫殼的蟬。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身軀和性格,但誰又知道我們本質上是相同的。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宇宙和人性的思考。他通過韻律的運用,以及對佛教的隱喻,描繪了一種超越日常經驗的境界。作者提到普通的事物難以被尋覓到,暗示了人們對于真實和內心的追求。他口中念誦佛經,寄托了對于智慧和覺悟的渴望。眼中的期盼則代表了對于更高境界和更廣闊世界的向往。最后,作者提到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身軀和性格,但他們的本質是相同的,暗示了人性的共通性和歸屬感。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工整的韻律和對偶的手法,使詩句優雅流暢。通過以佛教元素為隱喻,作者展現了對于人生和宇宙奧秘的思考。詩中的描寫充滿了意象和象征,如口里巴巴念誦佛經、眼中期盼諸天等,給人以深遠的思考空間。作者通過對于個體和整體的思考,探索了人性的普遍性與共通性,呼應了佛教中的觀念。整首詩詞意境高遠,意味深長,讓人產生共鳴和思考。
“眼中盼盼是諸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yòng chū jiāo yùn shì yán qìng lǎo sān shǒu
再用出郊韻似延慶老三首
pǔ shū nán yè yī gōu lián, kān lì shì jiā wén fú qián.
普殊難葉一鉤連,勘利釋迦文佛前。
kǒu lǐ bā bā yuán shí dì, yǎn zhōng pàn pàn shì zhū tiān.
口里巴巴緣十地,眼中盼盼是諸天。
ní tú làn chù cáng tóu áo, gāo shù shāo tóu tuō qiào chán.
泥涂爛處藏頭鰲,高樹梢頭脫殼蟬。
gè zì shēn qū gè zì xìng, shéi zhī gè zì běn tóng rán.
各自身軀各自性,誰知各自本同然。
“眼中盼盼是諸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