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知造物用情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須知造物用情深”全詩
沽去村醪醽醁味,吹來隴笛筦弦音。
餔兒喜笑迎郎罷,馌婦讙欣就藁砧。
雨玉雨珠無此景,須知造物用情深。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五用喜雨韻三首》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五用喜雨韻三首》是宋代吳潛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家家收獲稻谷堆得像山一樣高,卻不去計較山椒和陰谷。倒酒賣給村里的人品嘗,吹來的隴笛和管弦的音樂。孩子們高興地笑迎著農夫回家,婦女們歡喜地在庭院中快樂地談笑。雨水像珍珠一樣滴落無處不在,我們應該知道造物主對生命的深情厚意。
詩詞中描繪了一個豐收的場景,稻谷堆積如山,展現了大自然的豐饒和人們的喜悅。詩人不去計較物質上的差異,不論是山椒還是陰谷,都在這個豐收的景象中顯得微不足道。同時,詩人通過描寫村里的人們倒酒、吹笛和彈奏音樂的情景,表達了人們對豐收的慶祝和享受,展示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歡樂。
詩詞中提到的雨水如珍珠一般滴落,用以形容雨水的美麗和寶貴。詩人認為這樣的景象是無與倫比的,傳達了他對大自然創造力和美好事物的贊美。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思考,他認為人們應該明白造物主對世間萬物的創造和關懷之深。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歡樂,傳遞著對生命和自然的贊美。它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表達了對豐收和生活的感恩之情。通過雨水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美妙和造物主的敬畏之情。整首詩詞情感飽滿,意境深遠,給人以歡樂和思考的啟示。
“須知造物用情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yòng xǐ yǔ yùn sān shǒu
五用喜雨韻三首
jiā jiā huò dào jī rú cén, bù wèn shān jiāo yǔ gǔ yīn.
家家穫稻積如岑,不問山椒與谷陰。
gū qù cūn láo líng lù wèi, chuī lái lǒng dí guǎn xián yīn.
沽去村醪醽醁味,吹來隴笛筦弦音。
bù ér xǐ xiào yíng láng bà, yè fù huān xīn jiù gǎo zhēn.
餔兒喜笑迎郎罷,馌婦讙欣就藁砧。
yǔ yù yǔ zhū wú cǐ jǐng, xū zhī zào wù yòng qíng shēn.
雨玉雨珠無此景,須知造物用情深。
“須知造物用情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