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宰監州民最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守宰監州民最近”全詩
周家永命由忠厚,湯后存心在困窮。
安得田租成歲減,且將人事兆年豐。
守宰監州民最近,相期清白紹家風。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真如勸農二首》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真如勸農二首》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圣主垂衣坐九重,
不才假守勸農功。
周家永命由忠厚,
湯后存心在困窮。
安得田租成歲減,
且將人事兆年豐。
守宰監州民最近,
相期清白紹家風。
詩意和賞析:
《真如勸農二首》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吳潛對農民勞動和社會公平的關注,以及對國家治理和領導者的期望。
詩的開篇描述了圣明的君主坐在宮殿中,衣袂垂下,意味著他親近百姓,關心民生。接著,作者自謙地說自己并不才華出眾,但卻愿意虛心地守護并勸導農民,為國家的農業事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接下來的兩句中,作者提到周朝及湯朝的君主們,他們之所以能夠得到永恒的尊崇,是因為他們的品德忠厚,秉持著公正和堅持。即使在困難和貧窮的時期,他們也能抱持著為民眾著想的心態。
接著,作者表達了對減輕農民賦稅的期望,希望田租能夠逐年減少,讓農民們能夠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他還呼吁領導者要關注社會民生,讓人們的生活變得充實和豐盛。
最后兩句表現了作者對于守護州縣的官員們的期望,他們應該以清白廉潔的形象來繼承和傳承良好的家風,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
這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農業、社會公平和領導者的關切。通過勸農的主題,詩人寄寓了自己對國家治理的期望和對社會進步的渴望。整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社會公平、農民福祉和政治清廉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價值。
“守宰監州民最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 rú quàn nóng èr shǒu
真如勸農二首
shèng zhǔ chuí yī zuò jiǔ zhòng, bù cái jiǎ shǒu quàn nóng gōng.
圣主垂衣坐九重,不才假守勸農功。
zhōu jiā yǒng mìng yóu zhōng hòu, tāng hòu cún xīn zài kùn qióng.
周家永命由忠厚,湯后存心在困窮。
ān dé tián zū chéng suì jiǎn, qiě jiāng rén shì zhào nián fēng.
安得田租成歲減,且將人事兆年豐。
shǒu zǎi jiān zhōu mín zuì jìn, xiāng qī qīng bái shào jiā fēng.
守宰監州民最近,相期清白紹家風。
“守宰監州民最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