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書那更極揄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細書那更極揄揚”全詩
飛語不容輕點污,細書那更極揄揚。
無風無雨稻粱熟,有酒有螯棖橘香。
只待防冬平靜了,來春衣錦又還鄉。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寄丁丞相》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丁丞相》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潛。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丁丞相的贊頌和祝福,描繪了一個快樂和繁榮的景象,同時寄托了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詩詞以重陽節為背景,描繪了今年的重陽節非常愉快。詩中提到了君相(指丁丞相)盡心盡力地主持國家大事,展現了他的聰明才智和辨識是非的能力。飛語(指言辭)不容輕率地污損,細書(指文字)則更加充分地表達了丞相的卓越之處。
詩中描述了稻粱成熟的景象,暗示國家風調雨順,社稷安寧,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和豐收。而有酒有螯棖橘香則進一步強調了歡樂和富足的氛圍。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期待,他希望等到冬天過去,春天來臨時,國家能夠繼續保持平靜和繁榮,人民能夠過上衣錦還鄉的美好生活。這里衣錦還鄉可理解為回到家鄉享受幸福安寧的生活。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重陽節的歡樂景象和對丁丞相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繁榮和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同時,詩詞運用了生動的描寫和富有典故的表達方式,使整首詩詞具有了深刻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細書那更極揄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dīng chéng xiàng
寄丁丞相
jīn nián kuài huó hǎo chóng yáng, jūn xiāng dōu yú jǐn zhǔ zhāng.
今年快活好重陽,君相都俞盡主張。
fēi yǔ bù róng qīng diǎn wū, xì shū nà gèng jí yú yáng.
飛語不容輕點污,細書那更極揄揚。
wú fēng wú yǔ dào liáng shú, yǒu jiǔ yǒu áo chéng jú xiāng.
無風無雨稻粱熟,有酒有螯棖橘香。
zhǐ dài fáng dōng píng jìng le, lái chūn yī jǐn yòu huán xiāng.
只待防冬平靜了,來春衣錦又還鄉。
“細書那更極揄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