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棹非於故舊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返棹非於故舊疎”全詩
可是羞明宜夜后,何妨等伴到春初。
累茵合念閭閻苦,返棹非於故舊疎。
堪笑老禪功用狹,但能分食飼猨狙。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三用喜雪韻呈同官諸丈不敢輟禁物之令也二首》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用喜雪韻呈同官諸丈不敢輟禁物之令也二首》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光明照耀在寂靜的房間,不因虛幻而浮動;
凍結的筆難以動筆,只好停止寫作。
可是,羞于晝光的人宜在夜晚之后,何妨等待春天的到來。
思念重重,閭閻之間的苦難,使人感到沉重;
回到船上,不再是在熟悉的疏離之中。
值得嘲笑的是,老禪師的功用狹隘,只能與猿狙共享食物。
詩意:
這首詩詞以雪天為背景,通過對光明、寂靜、凍結的筆和羞于晝光的人物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作者用寥寥數語,寄托了對世間禁物的思考,以及對閭閻間疾苦的關懷和思念之情。同時,作者以諷刺的口吻,嘲笑了一些人功利心重、心胸狹隘的行為。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對光明和暗室、凍筆和停止寫作、羞于晝光和等待春天的對比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禁物和疾苦的思考和關懷。詩詞的結構簡潔明了,用意深遠。最后兩句以諷刺的口吻,對一些心胸狹隘的人進行了嘲笑,使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幽默和諷刺的意味。
這首詩詞以寓意深遠、意境獨特而著稱,表達了作者對世間禁物和疾苦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痛感和對人性的思索。通過對光明和暗室、寂靜和凍筆的對比描寫,詩詞營造出一種壓抑而又寂靜的氛圍,使讀者產生共鳴。同時,作者以諷刺的口吻對一些功利心重的人進行了嘲笑,表達了對狹隘心胸的不滿和批判。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啟發。
“返棹非於故舊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yòng xǐ xuě yùn chéng tóng guān zhū zhàng bù gǎn chuò jìn wù zhī lìng yě èr shǒu
三用喜雪韻呈同官諸丈不敢輟禁物之令也二首
guāng fú àn shì bù yīn xū, dòng bǐ nán ā qiě bà shū.
光浮暗室不因虛,凍筆難呵且罷書。
kě shì xiū míng yí yè hòu, hé fáng děng bàn dào chūn chū.
可是羞明宜夜后,何妨等伴到春初。
lèi yīn hé niàn lǘ yán kǔ, fǎn zhào fēi yú gù jiù shū.
累茵合念閭閻苦,返棹非於故舊疎。
kān xiào lǎo chán gōng yòng xiá, dàn néng fēn shí sì yuán jū.
堪笑老禪功用狹,但能分食飼猨狙。
“返棹非於故舊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